《咏史二十一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06:43: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凯风扇朱夏,草木生清凉。
卧疾澹幽旷,白日悠且长。
散帙观古人,喟焉想虞唐。
阳春能几何,阴气多繁霜。
天道谅悠悠,人理亦茫茫。
咏歌寄深情,歌罢增慨慷。
白话文翻译:
温暖的风轻轻吹拂着盛夏的时光,草木在清凉中生长。躺在病床上,环境幽静而空旷,白天的时间显得悠长。翻开书卷欣赏古人的事迹,不禁感慨地想起了虞朝和唐朝。阳春的时光能有多少呢?而阴霾的天气却常常带来霜冻。天道真是悠远无边,而人事也是迷茫难解。吟唱着诗歌寄托深深的情感,歌唱结束后,心中不禁感慨更加浓烈。
注释:
字词注释:
- 凯风:指温暖的风。
- 朱夏:指炎热的夏季。
- 卧疾:卧病,指身体有恙。
- 澹幽旷:清幽而空旷的环境。
- 散帙:打开书卷,散开书本。
- 喟焉:感叹的声音。
- 虞唐:指中国历史上的虞朝和唐朝。
- 阳春:春天,象征美好的时光。
- 阴气:阴暗的天气,常伴随寒冷。
- 天道:自然法则或天命。
- 慨慷:感慨激昂,情绪激动。
典故解析:
- 虞唐:虞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辉煌的朝代,诗人以此来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号千里,元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诗名闻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政治动乱与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借古抒怀,表达对历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咏史二十一首 其一》是刘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宽广的历史视野。开篇以“凯风扇朱夏”引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清凉的夏日画面。然而,接下来的“卧疾澹幽旷”,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诗人的个人境遇,表现了他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思索。
随着诗歌的深入,古代历史的回忆逐渐成为主线,诗人“散帙观古人”时的感慨,映射出对古代辉煌朝代的向往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阳春能几何,阴气多繁霜”,这两句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春天的美好短暂,而阴霾常常伴随,人生也是如此,短暂而充满变数。
结尾的“咏歌寄深情,歌罢增慨慷”,诗人通过吟唱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深邃思考,是一首蕴含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凯风扇朱夏:温暖的风轻拂着炎热的夏天,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草木生清凉:草木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出清新的气息。
- 卧疾澹幽旷:诗人因病卧床,周围环境幽静而空旷,反衬出他的孤独与思考。
- 白日悠且长:白天显得格外漫长,时间在孤独中显得沉重。
- 散帙观古人:翻开书卷,阅读古人事迹,触动内心的情感。
- 喟焉想虞唐:不禁感叹,想起历史上伟大的虞朝和唐朝。
- 阳春能几何:春天的时光究竟有多少呢?象征着美好却又短暂的时光。
- 阴气多繁霜:常伴随的阴霾与寒霜,暗示人生的困境。
- 天道谅悠悠:自然的法则是悠远无边的,人生也充满未知。
- 人理亦茫茫:人事难以理解,充满迷茫与不确定。
- 咏歌寄深情:通过吟唱诗歌来寄托深情。
- 歌罢增慨慷:歌唱结束后,感慨更加深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凯风扇朱夏,草木生清凉”,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春天比作短暂的美好,表达对时光的感慨。
- 拟人:自然景象如草木的生长被赋予了情感,使人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哲理,涉及对古代辉煌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人事无常的深刻理解,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凯风:象征温暖与希望。
- 朱夏:代表繁华与忙碌的时光。
- 卧疾:体现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 古人:象征历史智慧与辉煌。
- 阳春:代表美好而短暂的时光。
- 阴气:象征生活中的困境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凯风扇朱夏”中“朱夏”指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虞唐”是指哪两个朝代?
A. 汉朝与唐朝
B. 宋朝与元朝
C. 虞朝与唐朝
D. 明朝与清朝 -
“咏歌寄深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历史的感悟
答案:
- B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以自然描写寄托情感,反映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 杜甫《春望》:展现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刘基与王维的诗歌具有相似的自然意象,但王维更注重于自然与人的和谐,而刘基则更深刻地探讨历史与人生的复杂性。
-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李白的诗歌更多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而刘基则更倾向于沉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刘基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