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孤坐斋
作者: 王天骥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岚霭日夕蒸,帘栊气阴晦。
此中得孤坐,可以绝世累。
竹翠寒不凋,山光静相对。
白话文翻译:
在朦胧的雾气中,日落时分,蒸腾的雾气弥漫,窗帘内外透着阴暗的气息。在这里我得以独自坐着,能够摆脱世间的烦恼。竹子青翠,寒冷中依然不凋零,山光静谧,和我相对而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岚霭:山间的雾气。
- 帘栊:窗帘和窗户。
- 绝世累:摆脱世俗的牵累。
- 竹翠:竹子青翠的颜色。
- 寒不凋:虽然寒冷但竹子依然不凋零。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具体的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体现了文人隐逸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天骥,清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逸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慰藉,通过独坐的状态表达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诗歌鉴赏:
《孤坐斋》是一首描绘自然美与内心宁静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独处生活的向往。前两句以“岚霭日夕蒸,帘栊气阴晦”开篇,描绘出日落时分,雾气弥漫的幽静环境,给人一种柔和而略显阴暗的感觉,这种沉静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接着,诗人通过“此中得孤坐,可以绝世累”表达了独自坐在此处的愉悦和宁静,仿佛在这一刻,他与世俗完全隔离,得以享受内心的平和。最后两句“竹翠寒不凋,山光静相对”则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坚韧与宁静,从而使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自然的永恒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岚霭日夕蒸:描绘了傍晚时分,山间雾气蒸腾的景象,烘托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环境。
- 帘栊气阴晦:窗帘后的环境显得阴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思。
- 此中得孤坐: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独自坐着的惬意。
- 可以绝世累:独处使他能摆脱世俗的烦恼与束缚。
- 竹翠寒不凋:描绘冬天竹子依然青翠,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 山光静相对:山的光景宁静,与诗人形成对照,突显出内心的平和。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竹翠寒不凋,山光静相对”,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竹和山都是自然的象征,代表了诗人向往的宁静与永恒。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追求,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体现了一种清淡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岚霭:象征自然的神秘与朦胧。
- 竹翠:象征坚韧与高洁。
- 山光:象征静谧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岚霭”指的是什么?
- A. 雪
- B. 雨
- C. 雾气
- D. 风
- 诗人通过孤坐表达了什么?
- A. 对世俗的依恋
- B. 对自然的厌倦
- C. 对世俗烦恼的逃避
- D. 对热闹生活的渴望
- 诗中“竹翠寒不凋”传达了什么意象?
- A. 秋天的萧瑟
- B. 冬天的坚韧
- C. 春天的生机
- D. 夏天的繁茂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杂诗》-王维
诗词对比: 比较王维的《鹿柴》与王天骥的《孤坐斋》,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内心宁静,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而王天骥则更强调独处带来的精神解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