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发青衫故倦游,何人能办钓鳌钩。却逢大士开青眼,现出茶花五百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白发苍苍、身着青衫,已然厌倦了游历的生活。面对钓鳌的钩子,感叹有谁能够掌握它呢?恰巧遇到了大士(佛教的高僧)打开了青眼,展现出五百个茶花的茶壶。
注释:
- 白发:指年老,经历丰富。
- 青衫:指作者的衣着,象征隐士或文人。
- 倦游:指厌倦游历,心情疲惫。
- 钓鳌钩: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或事业。
- 大士:指佛教中的菩萨或高僧。
- 茶花五百瓯:茶花象征美好,五百瓯则寓意丰富多彩的茶道。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郑伯英,宋代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其作品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追求。
-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一个隐士生活的背景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石桥煎茶》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头的“白发青衫”直接勾画出一位年长者的形象,反映了人生的历程与对游历生活的疲倦。紧接着的“何人能办钓鳌钩”则引入了对理想的追求,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不易。诗人虽有理想,但却感到无力追寻,进而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然而,转折在于“却逢大士开青眼”,在偶然的际遇中,诗人获得了启发与慰藉。大士的出现象征着智慧与启示,而“现出茶花五百瓯”则将诗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与丰富。茶道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一种雅致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宁静,诗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发青衫故倦游":以白发和青衫描绘出年长者的形象,传达出对游历生活的疲倦。
- "何人能办钓鳌钩":反映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无奈。
- "却逢大士开青眼":转折,象征智慧的降临。
- "现出茶花五百瓯":丰富的茶道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仗之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钓鳌钩”作为理想的象征,与“茶花五百瓯”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表现了在困惑与无奈中,依然能够找到生活的美好与自我价值。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智慧与经历,反映了对过往的回忆。
- 青衫:隐士形象,代表着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 钓鳌钩:象征理想与追求的远大。
- 大士:智慧的象征,给予内心的启发。
- 茶花五百瓯:美好与丰富,象征着生活的雅致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钓鳌钩”象征什么? A. 现实的困扰
B. 理想的追求
C. 人生的疲惫 -
大士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A. 迷失
B. 启发与智慧
C. 追求的结束 -
“茶花五百瓯”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单调
B. 生活的美好与丰富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同样表现隐逸生活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月下独酌》: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
诗词对比:
- 郑伯英与王维的作品都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前者深入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后者则更强调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郑伯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