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桐庐房明府先辈》
时间: 2025-01-04 10:2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桐庐房明府先辈
许浑 〔唐代〕
帝城春榜谪灵仙,
四海声华二十年。
阙下书功无后辈,
卷中文字掩前贤。
官闲每喜江山静,
道在宁忧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鹗,
亦趋门屏冀相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房明府的赠送之情。诗中提到自己曾因春榜被贬,远离了帝城,感叹在四海飘泊的二十年间,声名显赫却又感到孤独。阙下书功的地方,再也没有后辈继承自己的成就,书卷中的文字掩盖了前贤的光辉。身居官职,闲暇时常喜爱江山的宁静,道理在于不必担忧雨露的偏颇。自我调侃小儒并非如鹗鸟那样高飞,而是趋附于门屏,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
注释:
- 帝城:指的是长安,唐朝的都城。
- 春榜:指的是科举考试的结果。
- 谪:被贬,贬职。
- 灵仙:指的是高人、仙人。
- 阙:指的是宫殿的门。
- 书功:写作的功绩。
- 卷:指书卷。
- 道在宁忧雨露偏:这里的“道”指的是人生的道理,意为淡薄名利,不忧虑雨露的不均匀。
- 小儒:指自己,带有自谦的意味。
- 鹗:一种鸟类,象征高飞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约790-865),字子容,号白云,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至江南,因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风清新雅致,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许浑被贬之后,表达了他对房明府的敬仰以及自己身处逆境的感慨。诗中体现了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桐庐房明府先辈》是一首寄托了诗人情感的作品。诗的开头提到“帝城春榜谪灵仙”,这是许浑对自己被贬的直接叙述,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仕途的无奈。在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洗礼后,诗人感到孤独,四海为家,声华虽盛却无后辈继承,显示出一种对传承与后继的渴望与遗憾。
“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他宁愿在宁静的江山中生活,而不愿意担忧那些小事。诗人通过“自笑小儒非一鹗”,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自己与高飞理想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流露出对高人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又意蕴深远,表现出一种士人的自我解嘲和对理想的追求。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感悟,也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帝城春榜谪灵仙:我曾在帝城参加春榜,因缘故被贬,像是被谪落的灵仙。
- 四海声华二十年:二十年来,我的声名在四海传扬,然而真心的朋友却寥寥无几。
- 阙下书功无后辈:在阙下书写的功绩,已无人继续传承。
- 卷中文字掩前贤:卷中的字句已遮掩了前人的光辉成就。
- 官闲每喜江山静:在官职闲暇时,我总喜欢江山的宁静。
- 道在宁忧雨露偏:我认为人生的道理在于不必忧虑不公的雨露。
- 自笑小儒非一鹗:我自嘲自己这个小儒并不是高飞的鹗鸟。
- 亦趋门屏冀相怜:我只希望能迎合他人,期待得到怜惜。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体现对仗工整,如“阙下书功无后辈,卷中文字掩前贤”。
- 比喻:将自己比作小儒,与鹗鸟形成对比,突显诗人心中对理想的追求。
- 寓意:通过描绘江山静谧,反映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抒发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士人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对高洁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帝城:象征权力与荣耀。
- 灵仙:代表理想与高尚的追求。
- 书功:象征学识和文化传承。
- 江山:象征宁静与自然的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帝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洛阳
- B. 长安
- C. 杭州
- D. 南京
-
诗人自称“小儒”,意思是:
- A. 自谦
- B. 自夸
- C. 自嘲
- D. 自信
答案:
- B. 长安
- A. 自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许浑与王维同为唐代诗人,但许浑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虽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唐诗的精髓。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