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自两河归江南(一作西河送客归江南)》

时间: 2025-01-19 19:52:10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

台畔古松悲魏帝,

苑边修竹吊梁王。

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客自两河归江南(一作西河送客归江南)
作者: 许浑 〔唐代〕

两河庶事已堪伤,
南客秋归路更长。
台畔古松悲魏帝,
苑边修竹吊梁王。
山行露变茱萸色,
水宿风披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
绿蛾青鬓醉横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送别南方客人归家的情景。两河的琐事令人感伤,南方的客人归家的路途更加漫长。台边的古松让人想起魏帝的悲剧,园中的修竹则让人怀念梁王。山行时露水使茱萸变得鲜艳,水边的风则带来了菡萏的香气。遥远的帆船上,愿能再遇老友,醉卧于横塘之畔。

注释:

  • 庶事:琐碎的事情,生活中的繁琐事物。
  • 南客:来自南方的客人。
  • 魏帝:指魏明帝曹睿,古代著名的帝王,常被悲剧化。
  • 梁王:指梁武帝萧衍,因其功绩和悲剧遭遇常被提及。
  • 茱萸:一种植物,秋季常见,代表着伤感。
  • 菡萏:即荷花,象征美丽和芬芳。
  • 绿蛾青鬓:形容年轻人的面容和风采。

典故解析:

  • 魏帝与梁王:提到的魏帝和梁王都是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他们的遭遇各自带有悲剧色彩。诗中通过古松和修竹的意象,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许浑,字子厚,号丰润,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感怀为主题。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迁之际,许浑以此诗送别南方的友人,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从“庶事已堪伤”开篇,便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与感伤。接着,诗人巧妙地将古人和自然景色结合,古松与魏帝、修竹与梁王的对应,既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山行时的露水和水宿中的菡萏,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遥羡落帆逢旧友”,不仅表达了对老友重逢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两河庶事已堪伤:两河的琐事让人感到伤感,暗示生活的烦恼。
    2. 南客秋归路更长:南方的客人在秋天归家,路途更加漫长,寄托了思念与无奈。
    3. 台畔古松悲魏帝:古松旁令人联想到魏帝的悲剧,象征历史的沉重。
    4. 苑边修竹吊梁王:修竹边惹起了对梁王的追忆,表现对往事的感慨。
    5. 山行露变茱萸色:山中行走时,露水使茱萸变得鲜艳,象征多愁善感。
    6. 水宿风披菡萏香:在水边住宿时,微风拂过,带来菡萏的香气,展现自然之美。
    7. 遥羡落帆逢旧友:渴望与老友重逢,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8. 绿蛾青鬓醉横塘:描绘了年轻人的意气风发,暗示人生的畅快与青春。
  • 修辞手法

    • 比喻:古松与魏帝、修竹与梁王的对应,隐喻历史的沧桑。
    • 拟人:让自然景物带上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台畔古松”与“苑边修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 古松: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悲哀。
  • 修竹:代表坚韧与怀旧。
  • 茱萸:秋天的象征,表达思念与伤感。
  • 菡萏:象征美好与芬芳。
  • 横塘:代表青春与友谊的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客是指哪里的人?

    • A. 北方人
    • B. 南方人
    • C. 西方人
  2. “山行露变茱萸色”中,茱萸象征着什么?

    • A. 快乐
    • B. 伤感
    •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古松”与“修竹”分别象征什么?

    • A. 历史与未来
    • B. 悲哀与怀旧
    • C. 自然与人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许浑的《送客自两河归江南》和王之涣的《送别》,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许浑更多地融入了历史典故,而王之涣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