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迟。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白话文翻译
在淡淡的烟雾中,枫叶铺成小路,细细的雨丝落在蓼花上。
宿雁在半江之上,像一幅画卷,寒冷的虫鸣环绕四壁,仿佛在作诗。
年少时光已渐渐变得苍老,我的理想之路却依然曲折漫长。
但心中仍怀有剑客的豪情,听到鸡鸣便想要立刻出发。
注释
字词注释
- 淡烟:指轻薄的烟雾。
- 枫叶路:指秋天枫树叶落成的小路。
- 细雨:细小而柔和的雨。
- 蓼花:蓼草开出的花,常在水边生长。
- 宿雁:过夜的雁,指归鸟。
- 寒蛩:秋天的寒虫,指发出鸣叫的虫子。
- 逶迟:曲折缓慢,形容理想的实现过程缓慢。
- 剑心:剑客的心境,象征追求理想的决心。
典故解析
- 宿雁:古人常用雁作为归乡的象征,寓意归心似箭。
- 寒蛩:虫鸣在古诗中常用来表达孤独和秋天的萧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因其坚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抗争精神而被后世景仰。文天祥在力图恢复南宋的过程中,创作了大量诗词,表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夜坐》创作于南宋末年,文天祥身处国破家亡之际,面对外敌入侵和内忧外患,他的诗歌往往渗透着悲壮的豪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表达了他在孤独的夜晚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夜坐》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展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诗的开头“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描绘出一幅秋日的意境,营造出孤寂而又美丽的氛围。这种秋天的景象不仅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接下来的“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通过宿雁与虫鸣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渴望。诗人以“少年成老大”来反思时间的流逝,感慨人生的短暂与理想的遥远,而“吾道付逶迟”则传达出对理想追求过程中所遇到的曲折与艰难。
最后两句“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则展现了文天祥内心深处的坚定与不屈,尽管面临困境,他的剑心依然如故,听到鸡鸣便想要奋发而起,表达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不屈的斗志。
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有对孤独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充分体现了文天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诗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烟枫叶路:描绘出秋天的景象,烟雾弥漫,枫叶飘落,暗示人生的变迁。
- 细雨蓼花时:轻柔的细雨落在蓼花上,增添了诗的静谧氛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宿雁半江画:宿雁在江面上,形如画卷,寓意归心与孤独。
- 寒蛩四壁诗:虫鸣环绕四壁,似在吟咏,反映出一种孤寂的艺术氛围。
- 少年成老大:时间的流逝,少年已老,感慨人生的无常。
- 吾道付逶迟:理想与目标的实现过程缓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
- 终有剑心在:尽管面临困境,心中仍有追求与决心。
- 闻鸡坐欲驰:听到鸡鸣,便想立刻出发,象征着对未来的渴望与奋发向前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 拟人:虫鸣如诗,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淡烟枫叶路”与“细雨蓼花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与追求,表现了文天祥在逆境中的不屈精神和对理想的坚定信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时也激励读者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 枫叶:秋天的象征,暗示时间的流逝。
- 宿雁:归心的象征,表现对故土的思念。
- 寒蛩:象征孤独与思索。
- 剑心:象征追求理想的决心与勇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淡烟”指的是什么? A. 轻薄的烟雾
B. 烟火
C. 烟草
D. 烟囱 -
“少年成老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感慨
C. 愤怒
D. 怀念 -
诗中提到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虫
D. 一种鱼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主题:思念与孤独。
- 对比:同样表现孤独情感,但杜甫在思念中流露出更多对家国的忧虑。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主题:历史感与个人情怀。
- 对比:李白更强调历史的宏大,文天祥则侧重个人的理想与坚守。
参考资料
- 王力《古诗词鉴赏辞典》
- 胡适《诗词与人生》
- 现代诗词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