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桃源县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清野百年久,中原千里赊。
火烟新聚落,山水旧生涯。
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
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
白话文翻译:
这片土地已经荒凉了百年,中原的景象也显得遥远。
新生的村落中冒出炊烟,然而这里的山水仍旧是旧日的风貌。
我在田地里种了十几亩麦子,劈倒了千百棵杂草。
我走得疲惫不堪,何处才能找到那桃花的踪迹呢?
注释:
- 清野:指的是荒凉的田野。
- 百年久:形容荒凉的时间很长,指百年。
- 中原:指的是中国中部地区,象征着故乡。
- 赊:借,也有延迟之意,形容遥远。
- 火烟:指的是炊烟,表示生活的起点。
- 聚落:小村庄,居住的地方。
- 诛茅:砍倒杂草。
- 行正倦:行走后感到疲倦。
- 桃花:象征美好与希望,常作为诗中渴望的意象。
典故解析: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春天和美好的生活。桃花源的故事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生活美好的地方,常被用来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1283),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以其忠诚和抗元的精神而闻名。其诗词多表达忠义、爱国情怀,作品风格激昂、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末年,国家动荡,诗人因战乱而徘徊于桃源县,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桃源县》通过对荒凉土地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清野百年久”展现了诗人眼前的荒凉与无奈,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生活的艰辛。接着,通过“火烟新聚落”,描绘出新生活的开始,虽然环境依旧艰苦,但人们仍在努力生存,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接下来的“种麦十数亩,诛茅千百家”,则表现了诗人勤劳的身影,尽管周围环境依然苍凉,诗人依然在为生计辛勤耕作。这种生活的对比,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渴望。而最后一句“我来行正倦,何处觅桃花”,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桃花象征着美好、幸福与安宁,表现出对桃花源那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令人感到一丝惆怅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清野百年久:描绘出荒凉的景象,感叹土地荒废。
- 中原千里赊:感慨故乡的遥远,表达思乡之情。
- 火烟新聚落:展现新生活的气息,象征希望。
- 山水旧生涯:对过去的怀念,即便现实艰难,依旧珍惜回忆。
- 种麦十数亩:体现诗人的勤劳与坚韧。
- 诛茅千百家:描绘出劳动的艰辛,努力求生。
- 我来行正倦:表达出长途跋涉的疲惫。
- 何处觅桃花: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渴望,兼具惆怅与希望。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清野”与“火烟”的对比,表现出荒凉与希望的矛盾;“桃花”作为象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荒凉与希望、现实与理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坚持奋斗的精神。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幸福与理想生活,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 清野:象征荒凉与失落,反映社会动荡带来的创伤。
- 火烟: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的萌芽,代表着新生活的开始。
- 麦田:象征着劳动与希望,表达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清野百年久”中的“清野”指的是什么? A. 热闹的城市
B. 荒凉的田野
C. 美丽的花园
D. 繁忙的商街 -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战争
C. 幸福与理想
D. 失落 -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不满
B. 思念
C. 恨意
D. 无所谓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环境,与本诗中的桃花意象呼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桃源县》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者均表现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但文天祥更加强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陆游则侧重于对历史和故国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文天祥全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