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时间: 2025-01-17 09:46: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作者: 晁补之
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
侧身西望不得见,泪下两脸何丸澜。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使我四壁长年寒。
六年两岁从进士,晚学扬雄识难字。
贷钱乞米出都门,鼓腹吹篪入吴市。
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
上有九重之青天,下有百尺之黄泥。
收声藏热等雷火,白杨蔓草秋风悲。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
荆山长号刖两足,何如船尾歌沧浪。
我不能钩章抉句攀俊造,又不能赤鸡白狗追年少。
矫首翻肠无一言,归去吴松学渔钓。
主簿卑官何所施,秋来两鬓应生丝。
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四叔父的怀念与感慨。开头提到自己年轻时的求学经历,叔父并没有因自己年幼而轻视。转眼已二十一岁,叔父却已担任地方官,彼此相隔甚远,因而感到悲伤。青春在贫寒的生活中无法得到照耀,四壁冷清,生活困苦。经过六年努力考取进士,却因晚学而识字困难。出门乞讨、借钱度日,甚至在吴市吹奏篪音寻求生计,感叹古人慷慨却无人知晓。面对广阔的天空和泥土,内心的热情如雷火般被压制,感受到秋风的悲凉。生死无常,让人无从预料,荆山长号的悲惨映衬着对自由的向往。对比自己的才华与年轻时的追求,感到无奈与失落,最后决定归隐于吴松,学习渔钓。尽管身为卑微的主簿,秋天来临时白发愈加显现,回忆起曾经冬至的诗篇,内心充满感慨。
注释:
- 未冠:指未成年,古时男子成年要戴冠。
- 东州官:东州是地名,指四叔父在东州担任官职。
- 泪下两脸何丸澜:形容悲伤流泪,泪水如波澜般汹涌。
- 白日不照贫士屋:指阳光照不到贫穷人的房屋,形象化贫困境遇。
- 扬雄:指汉代文学家扬雄,作者与其比喻学识不足。
- 荆山长号刖两足:荆山是地名,意指失去自由,长久的痛苦。
- 赤鸡白狗:指追逐青春年少的比喻,含有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子文,号称曦庵,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困境。其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及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四叔父的怀念之际,表现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对亲情的珍视。在经济压力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作者感到深切的孤独与无助。
诗歌鉴赏: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是一首情感深厚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庭、亲情的思念,以及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开篇提到的“我初就学首未冠”与“叔父不以童儿看”,显示了作者对叔父的感激与敬重,反映出家庭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已长大成人,叔父却在东州任官,距离与身份的变化让他感到失落与悲伤。
诗中多次提到生活的艰辛,“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道出了贫困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作者回忆起自己求学的辛酸历程和生活的困苦,甚至要出门乞讨以维持生计,这种对比愈发突显了人生命运的无常。尤其是在“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一联中,作者深刻思考了学问与命运的关系,表达了对个人理想却未能实现的无奈与惋惜。
最后,作者提到“归去吴松学渔钓”,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试图逃避现实的压力与困扰,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与自我救赎的渴望。整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困境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初就学首未冠:我刚开始学习时尚未成年,强调年轻的无知与懵懂。
- 叔父不以童儿看:叔父并没有因为我年轻而轻视我,体现了亲情与尊重。
- 我今生年二十一:如今我已经二十一岁,时间的流逝感叹之情油然而生。
- 侧身西望不得见:向西方望去却见不到叔父,表明两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
- 泪下两脸何丸澜:泪水流淌,悲伤如波澜般起伏,深刻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阳光未能照进贫士的房屋,象征困难生活的绝望。
- 六年两岁从进士:经过六年努力终于考中进士,但仍感到学识不足。
- 贷钱乞米出都门:出门借钱与乞讨,生活的艰辛令人唏嘘。
- 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对古人慷慨的追思,感到自己无人问津的孤独。
-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生死无常,让人不得不思考生命的意义。
修辞手法:
- 对比:作者通过对比年轻时的希望与现实中的困境,强化了情感的冲突。
- 比喻:如“泪下两脸何丸澜”,通过比喻增强了悲伤的氛围。
- 排比:在描述生活艰辛时,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青春、理想和亲情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生活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春:象征着希望与活力,同时也是一种无奈与失落的体现。
- 白日:代表光明与希望,却未能照亮贫士的生活。
- 泪:悲伤与无奈的象征,表达了心灵的痛苦。
- 吴松:象征着归隐与自我救赎的希望,代表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作者在二十一岁时,叔父担任了什么职业?
A. 学生
B. 官员
C. 农夫
D. 商人 -
诗中提到“泪下两脸何丸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开心
B. 愤怒
C. 悲伤
D. 疲倦 -
在诗的最后,作者选择归去学习渔钓,象征着什么?
A. 对权力的追求
B. 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D. 对知识的渴望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对青春与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强调的是对生命的豪放与畅快,而晁补之则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现实的反思。两者在主题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同样反映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晁补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