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歇 东皋寓居》

时间: 2025-01-17 09:59:17

归去。

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未许明时归去。

放怀处。

买得东皋数亩,静爱园林趣。

任过客、剥啄相呼昼扃户。

堪笑儿童事业,华颠向谁语。

草堂人悄,圆荷过微雨。

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砌下槐影方停午。

意思解释

过涧歇 东皋寓居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归去。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未许明时归去。
放怀处。买得东皋数亩,静爱园林趣。
任过客剥啄相呼昼扃户。
堪笑儿童事业,华颠向谁语。
草堂人悄,圆荷过微雨。
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
砌下槐影方停午。


白话文翻译

我想回去,然而故人依然期待着我,没能让我及时归去。
我在东皋买了几亩地,静静享受那园林的趣味。
任凭过客在窗外呼喊,打扰着我的日常生活。
真让人忍俊不禁,孩子们的游戏,华颠却不知向谁诉说。
草堂里的人静悄悄,圆润的荷叶在微雨中轻轻摇曳。
一切都交给邯郸,梦中只愿一枕清风,
在午后槐影下,安静地停留。


注释

  • : 如何、怎么。
  • 青眼相期: 意思是以青眼相待,表示喜爱和期待。
  • 放怀处: 指心情放松的地方。
  • 剥啄: 形容鸟鸣或人声。
  • 华颠: 指小孩,形容其天真无邪。
  • 邯郸: 古代地名,象征一种归宿或宁静。

典故解析

  • 邯郸: 此处可能指代邯郸学步的典故,意为轻松自在的生活,不必追求外界的纷扰。
  • 圆荷: 荷花象征纯洁与雅致,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与之,号湛然,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隽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于东皋之际,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归隐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过涧歇 东皋寓居》不仅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东皋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首句“归去”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随之而来的“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重任。这种矛盾的心情贯穿全诗,表现出诗人身处尘世却渴望超脱的复杂情感。

诗中对于儿童游戏的描写,展现了生命的无邪与快乐,也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对比,体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以“砌下槐影方停午”结束,意境悠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整个诗篇如同一幅山水画,清新、宁静,令人心神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去”:表达诗人的归乡愿望。
    • “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故人对他的期待,让他无法及时归去,反映出人际关系的牵绊。
    • “买得东皋数亩,静爱园林趣”:通过购买土地,表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任过客剥啄相呼昼扃户”:外界的喧嚣并不影响诗人的内心宁静。
    • “堪笑儿童事业”:儿童的纯真让人忍俊不禁。
    • “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圆荷过微雨”,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
    • 拟人:如“华颠向谁语”,赋予儿童以人性化的情感表达。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对心灵自由的渴求。


意象分析

  • 东皋: 代表宁静的田园生活。
  • 圆荷: 代表纯洁和美好的自然。
  • 槐影: 象征着温馨与安宁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思乡
    • B. 归隐
    • C. 失落
    • D. 快乐
  2. “任过客剥啄相呼”中的“剥啄”指的是什么?

    • A. 鸟鸣
    • B. 风声
    • C. 人声
    • D. 雨声
  3. 诗中最后一句的意象是?

    • A. 夕阳
    • B. 清风
    • C. 月光
    • D. 雨滴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词对比:

  • 晁补之与王维的田园诗风格相似,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偏向于哲理与禅意,而晁补之则更注重情感与细腻的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