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行》

时间: 2025-01-05 09:27:09

秦筑长城在,连云碛气侵。

风吹边草急,角绝塞鸿沈。

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

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

意思解释

塞上行

原文展示:

秦筑长城在,连云碛气侵。
风吹边草急,角绝塞鸿沈。
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
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

白话文翻译:

长城在秦朝时就已经修建,连绵的云雾侵袭着荒凉的沙土。
风吹得边疆的草木摇动得很急促,号角声在边塞响起,鸿雁却沉沉地飞落。
一代又一代的征人出征,年复一年埋葬着无数的战士。
在辽阔的天空下,思乡的人们在回首时,眼泪湿透了衣襟。

注释:

  • 秦筑长城:指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长城,象征着防御与隔离。
  • 连云碛:可能指连绵的云层和荒凉的沙土,表现了边塞的荒凉与孤独。
  • 风吹边草急: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边疆的动态。
  • 角绝塞鸿沈:暗示战争的频繁与生灵的哀伤。
  • 世世征人往:代代征人出征,传达了战争的延续。
  • 年年战骨深:战斗留下的伤痛,战士的牺牲成为历史的沉重负担。
  • 辽天望乡者:在辽阔的天空下,思乡的人们感受到深切的乡愁。

典故解析:

  • 长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防御工事,象征着国家的边防与人民的安宁。
  • 哀鸿:鸿雁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反映出诗人对战争和离散的忧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朴,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艰辛。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边疆战乱的社会环境,展示了士兵征战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塞上行》通过边塞的自然景象和战争的沉重历史,勾勒出一幅悲壮的画面。诗歌开头以“秦筑长城在”引入,长城的存在不仅是防御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暗示着长久以来的边疆困扰。接着,诗人用“连云碛气侵”描绘出边疆的荒凉,展现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风吹草动的描写,传递出战争即将来临的紧迫感。随后,诗人通过“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牺牲的悲惨命运,反映出对生命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沉痛反思。最后一句“辽天望乡者,回首尽沾襟”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心痛。整首诗在豪情与哀叹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思索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秦筑长城在”:强调历史的延续与存在。
    2. “连云碛气侵”:描绘边境的苍凉与孤独。
    3. “风吹边草急”:表现出战争的气氛即将来临。
    4. “角绝塞鸿沈”:暗示战斗的频繁和生灵的哀伤。
    5. “世世征人往”:表达出代代征战的无奈。
    6. “年年战骨深”:传递出对士兵牺牲的哀悼。
    7. “辽天望乡者”:思乡之情的表达。
    8. “回首尽沾襟”:情感的高潮,表达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世世征人往,年年战骨深”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鸿沈”象征战斗的悲惨。
    • 拟人:如“风吹边草急”,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边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抗议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展现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 长城: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防御的必要。
  • 风与草: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战争的来临。
  • 鸿雁:象征着离别与乡愁。
  • 战骨:象征着战争带来的伤痛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塞上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周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角绝塞鸿沈”中的“角”指的是什么?
    A. 猜谜的角
    B. 军号
    C. 角落
    D. 角度

  3. 诗中“年年战骨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战争的期待
    B. 对士兵牺牲的哀悼
    C. 对和平的渴望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别董大》
  •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塞上行》都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凄凉,但前者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而后者则更注重战争带来的思考与情感的纠结。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楚辞》对比分析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