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山水画扇自题》
时间: 2024-12-31 02:23: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早觉西风岱顶归。年来梦迹尚依稀。
群峰贴地云如海,一碧黏天玉作围。
心能写,意多违。岩岩气象是还非。
且将画本凭裁剪,试与神工论化机。
白话文翻译
早已感觉到西风的凉意,仿佛回到了岱顶。
这些年来的梦境依稀可辨。
群山耸立,云雾如海,
一片苍翠将天空紧紧包围。
心中所想能否表达,意念却常常相违。
面对这巍峨的气象,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不妨将画本拿来裁剪,
试着与神工讨论其变化之道。
注释
- 岱顶:指的是泰山的顶峰,象征着高远和崇高的境界。
- 梦迹:指梦中的痕迹,暗示往昔的回忆。
- 贴地云如海:形容云层低垂,像海洋一样广阔。
- 一碧黏天:形容蓝天与山色融为一体,色彩鲜艳。
- 岩岩气象:意指巍峨的自然景象。
- 神工:指精湛的技艺或自然的奇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气韵生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山水画扇上,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思索。
诗歌鉴赏
《鹧鸪天·山水画扇自题》是一首充满自然美与艺术哲思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早觉西风岱顶归”,引出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西风的凉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岱顶则代表着高远的追求,使情感更为深邃。接着,诗中提到“年来梦迹尚依稀”,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与思索,既有对记忆的珍惜,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群峰贴地云如海,一碧黏天玉作围”,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似乎将读者带入一个如梦似幻的自然世界。此处的意象丰富,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着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
后半部分“心能写,意多违”则转向内心的挣扎,表达了艺术创作中情感与表达的矛盾。作者试图通过画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但常常感到意念难以完全传达。最后一句“试与神工论化机”则是对艺术创作的一种探索,表现出对技艺与自然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对艺术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学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早觉西风岱顶归:感受到西风,回想起岱顶的归属感。
- 年来梦迹尚依稀:这些年来的梦境仿佛仍在心中,但已变得模糊。
- 群峰贴地云如海:描绘群山与云雾交融的壮丽景象。
- 一碧黏天玉作围:形象化的描绘自然之美,蓝天与山色浑然一体。
- 心能写,意多违:表达创作中内心与意图的冲突。
- 岩岩气象是还非:对于眼前的景象,真与假难以辨清。
- 且将画本凭裁剪:提出用画作来表达心中所感。
- 试与神工论化机:尝试与自然的奇妙技艺进行探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如海”形容云的广阔,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与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内心挣扎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
- 岱顶:象征高远的追求与理想。
- 云海:代表自然的壮丽与变化。
- 蓝天:象征自由与无限的可能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岱顶”指的是哪个山? A. 华山
B. 泰山
C. 嵩山
D. 黄山 -
“心能写,意多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艺术创作的困惑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生的无奈 -
诗中“群峰贴地云如海”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对仗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王维的作品,展现了山水与人的和谐。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诗作,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王维)与《鹧鸪天》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王维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姚华则更倾向于艺术创作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姚华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表现》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