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1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唱江门旧棹歌。人闲今古有藤蓑。况逢木落天空后,柰此风清月白何。穿衰柳,度残荷。一行白鸟掠清波。孤吹铁笛腾腾去,惊落残花罥女萝。
白话文翻译:
我不再唱那江门的旧船歌。如今的人们闲适,古今皆有藤制的蓑衣。更何况在树木凋零、天空清朗的时节,为什么这风如此清爽、月光如此明亮呢?穿过枯萎的柳树,越过残余的荷花,一行白色的鸟儿掠过清波。孤独地吹着铁笛,声音回荡而去,惊动了落下的残花和缠绕的女萝。
注释:
- 江门:指古代的一个水域,常与船歌相关。
- 藤蓑:用藤条编织的雨具,象征着闲适的田园生活。
- 木落:树木的叶子凋落,暗示秋冬的到来。
- 风清月白:形容天气清新,月光明亮,常用来描绘秋天的美景。
- 白鸟:象征自由与清新,常见于诗词中。
- 铁笛:一种乐器,声音清脆,表达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1692),字而农,号湘山,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以抒怀为主,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鹧鸪天 其三》是王夫之在经历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后创作的。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三》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意象与情感细腻的词作。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开头便以“不唱江门旧棹歌”引出主题,似乎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又对现状感到无奈。诗中提到的“人闲今古有藤蓑”,不仅描绘了一个安逸的田园生活场景,更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穿衰柳,度残荷”展示了自然凋零的美感,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带点凄凉的感觉。这种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诗的最后,孤独的“铁笛”声和惊落的“残花”形成了深刻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难以言表的悲伤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完美结合,展示了王夫之在诗歌创作上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唱江门旧棹歌:表达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无奈。
- 人闲今古有藤蓑:描绘了人们的闲适生活,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况逢木落天空后:描绘秋天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柰此风清月白何:感叹秋日的美好,反衬内心的孤独。
- 穿衰柳,度残荷:意象交错,体现了自然的凋零与生命的脆弱。
- 一行白鸟掠清波:象征自由与宁静,增添了诗的意境。
- 孤吹铁笛腾腾去:表现孤独感,笛声的回响与落花的惊动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藤蓑”比喻宁静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穿衰柳,度残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落花与女萝的互动,使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门:象征着回忆与过去。
- 藤蓑:代表着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安逸。
- 白鸟:象征着自由与纯洁的心灵。
- 铁笛:表达了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悟。
- 残花:暗示生命的脆弱与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藤蓑”象征什么?
- A. 忧伤
- B. 休闲生活
- C. 战争
-
“一行白鸟掠清波”中白鸟的意象代表了什么?
- A. 忙碌
- B. 自由
- C. 悲伤
-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孤独与怀念
-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牧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风格更偏向于和谐与乐观,而王夫之的《鹧鸪天 其三》则更突出孤独与怀念的情感,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与创作》 by 李某某
- 《明清诗词研究》 by 张某某
- 《古典诗词解析》 by 王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