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崇效寺牡丹》

时间: 2025-01-04 07:33:23

都讲才人幔绛纱。

罗胸流略自名家。

可怜绝代南州女,犹写前朝北胜花。

倾国恨,又天涯。

东风吹泪暗胡沙。

青松红杏牛腰卷,持抵伤春意未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崇效寺牡丹
都讲才人幔绛纱。
罗胸流略自名家。
可怜绝代南州女,
犹写前朝北胜花。
倾国恨,又天涯。
东风吹泪暗胡沙。
青松红杏牛腰卷,
持抵伤春意未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才子在绛纱幔帐下谈论着才人的风采,才女的身形和气质仿佛是名门望族。可怜那绝代的南州女子,依然在描绘着前朝北国的花卉。倾国的恨情,仿佛离得很远。东风吹来,泪水暗自流淌,仿佛沙土也被打湿。青松和红杏在牛腰间摇曳,似乎仍在抵挡着对春天的伤感,意未曾消逝。

注释:

  • 才人:指有才华的人,通常指女子。
  • 幔绛纱:绛色的纱帐,象征着华丽的环境。
  • 罗胸流略:形容女子的身材和气质,似乎是流淌着的美。
  • 南州女:指南方的美女,常被赞美。
  • 北胜花:指北国的花卉,象征着繁华和美丽。
  • 倾国恨:形容因美色而引发的国家动乱和个人悲剧。
  • 东风吹泪:东风带来的春意让人感伤,泪水暗自流淌。

典故解析:

  • 前朝:指的是过往的朝代,诗中提到的“前朝北胜花”暗指历史上那些被赞美的美人、花卉,反映出诗人的怀古情怀。
  • 倾国:出自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如王异、貂蝉等,她们的美丽常常引起国家的动荡,表现出美丽与悲剧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绘人情世态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牡丹,反映出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美丽与痛苦的双重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崇效寺牡丹》以南州女子的形象为中心,展现了诗人对美与悲的深刻思考。诗中以“才人幔绛纱”开头,立刻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又孤独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美丽背后的无奈与伤感。通过对比南州女子和北国花卉,诗人不仅表现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揭示了个人命运的悲剧。

接着,诗人通过“倾国恨,又天涯”的描绘,深化了主题,表达出美丽与仇恨的交织,以及由此引发的惆怅与思考。东风的意象则使得整个场景更为生动,似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却也激起了内心深处的伤感。“青松红杏牛腰卷”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春天的到来,但同时也让人感受到春意未曾抵达的失落。

通过对比与对仗,诗歌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才华,整首诗既有历史的沉重,又有春天的温暖,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都讲才人幔绛纱:开篇即引入华丽的环境,设置了佳人的形象。
    • 罗胸流略自名家:描绘了才女的气质,暗指她的出身。
    • 可怜绝代南州女:转向对南州女子的怜惜,表现出一种哀婉的情感。
    • 犹写前朝北胜花:将南州女子的美与历史的花卉相提并论,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 倾国恨,又天涯:表达了因美丽而引发的怨恨,暗示离别之苦。
    • 东风吹泪暗胡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生动而形象。
    • 青松红杏牛腰卷:进一步丰富意象,增添了自然的美感。
    • 持抵伤春意未赊:最后一句回归到春天的主题,表达了一种未尽的伤感。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倾国恨”比喻因美色引发的国家动荡。
    • 拟人:东风“吹泪”,赋予自然以感情,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如“青松红杏”,形成了和谐美感。
  3.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了美丽的背后所隐藏的忧愁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才人:象征着智慧与才华。
  • 绛纱:华美的象征,代表了高贵与优雅。
  • 南州女:美丽的象征,代表了青春与希望。
  • 北胜花:历史文化的象征,代表了过去的辉煌。
  • 东风:象征着春天与生机,同时也带来了伤感。
  • 青松红杏: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倾国恨”指的是?

    • A. 美丽引发的仇恨
    • B. 国家之间的战争
    • C. 个人之间的恩怨
  2. “青松红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生命的坚韧
    • C. 美丽的容颜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历史的追溯
    • B. 对美与痛的思考
    • C. 对春天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探讨美与悲的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诗词对比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清照):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失去,风格上呈现出女性的细腻与婉约。
  • 《登高》(王之涣):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运用了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诗词相关书籍:《唐诗三百首》《宋诗三百首》《近现代诗词选》
  • 文章:关于袁思亮与他的诗歌风格的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