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二 宿赵州》

时间: 2025-01-19 11:47:08

绿袖垂肩士女图。

艳歌还似转莺雏。

一春杨柳吹绵后,五月榴花照眼初。

明画烛,倒金壶。

使君晓夙宴西湖。

老来忘却行云梦,犹要春风醉后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袖垂肩士女图。艳歌还似转莺雏。
一春杨柳吹绵后,五月榴花照眼初。
明画烛,倒金壶。使君晓夙宴西湖。
老来忘却行云梦,犹要春风醉后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女士穿着绿袖衣裳的画,歌声如同婉转的黄莺。春天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五月的石榴花绽放,色彩鲜艳。蜡烛明亮,酒壶倾斜,主人在西湖上清晨的宴席上欢聚。虽然年岁已高,曾经的梦境已然淡忘,但我仍希望能在春风中醉酒后得到你的搀扶。

注释:

  1. 绿袖:指一种衣袖,象征女子的妩媚。
  2. 艳歌:指华丽动听的歌曲。
  3. 杨柳:春天的象征,表示生机。
  4. 榴花:石榴花,通常象征富贵和繁荣。
  5. 明画烛:指点亮的蜡烛,营造出温馨的气氛。
  6. 使君:指主人或贵族,表现出宴席的尊贵和热闹。
  7. 晓夙宴:早晨的宴席,显示出生活的闲适。

典故解析:

  • 西湖: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常常被文人歌颂,象征着美好和浪漫。
  • 春风醉:春风常与温暖、欢愉相联系,醉则象征着陶醉在美好的事物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金朝诗人,字天锡,号石山,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高远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通过描写宴饮场景,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鹧鸪天·其二 宿赵州》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慨的诗。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绿袖女子和黄莺的歌声,营造出一种轻盈而愉悦的氛围,显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美好。紧接着,杨柳和榴花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自然的色彩,也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而后两句则转向宴席的场景,蜡烛明亮,酒壶倾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人的珍视。最后,诗人虽年华已逝,却依然希望在春风中找到那份醉心的感觉,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执念与留恋。这种情感既有对青春的怀念,也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把自然美与人情美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读来令人倍感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袖垂肩士女图:描绘了身穿绿袖衣衫的女子,生动地展现了她的优雅和妩媚。
  2. 艳歌还似转莺雏:形容女子的歌声如同黄莺般悦耳动听,生动活泼。
  3. 一春杨柳吹绵后:描写春天的杨柳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4. 五月榴花照眼初:五月的石榴花盛开,色彩鲜艳,令人惊艳。
  5. 明画烛,倒金壶:宴席上烛光闪烁,酒壶倾斜,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6. 使君晓夙宴西湖:主人在西湖上早晨的宴会,暗示着生活的闲适与欢快。
  7. 老来忘却行云梦:年老后对过去的梦境已渐渐忘却。
  8. 犹要春风醉后扶:即使如此,依然希望在春风中得到温暖的扶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艳歌还似转莺雏”,将歌声比作黄莺,形象生动。
  • 对仗:如“明画烛,倒金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青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年华已逝,仍希望能在春天的温暖中找到那份醉心的快乐,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袖:象征青春和美丽。
  2. 杨柳:春天的象征,寓意生机。
  3. 榴花:象征繁荣和富贵。
  4. 明画烛:代表温暖的生活氛围。
  5. 春风:象征温暖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绿袖”指的是什么?

    • A. 男子的衣服
    • B. 女子的衣袖
    • C. 动物的皮毛
    • D. 风的形态
  2. 诗中提到的“明画烛”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 A. 阴暗
    • B. 温暖
    • C. 寂寞
    • D. 冷漠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春风的温暖
    • C. 年轻
    • D. 权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元好问的《鹧鸪天·其二 宿赵州》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现的情感基调和意象各有不同。元好问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传达欢愉,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金元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好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