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半身屏外》

时间: 2025-01-01 13:50:45

半身屏外。

睡觉唇红退。

春思乱,芳心碎。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

手搴轻罗盖。

疑是梦,今犹在。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秋岁·半身屏外
惠洪 〔宋代〕
半身屏外。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疑是梦,今犹在。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白话文翻译

在屏风外,我半躺着,睡眼惺忪,红唇微退。春天的思绪纷乱,芳心早已破碎。
只剩下簪子与玉发饰,却看不见流苏带。试问现在的人中,谁最合适与我相对?
曾与友人在湘浦相聚,轻轻掀开罗盖,似乎还在梦中,至今仍未醒来。
春天很快就会结束,然而我的情感却难以改变。多少事情,最终都伴随着怨恨,远隔千里,像连绵的云海。

注释

  • 半身屏外:指半身在屏风之外,形容姿态或处境。
  • 春思乱:春天的思绪纷乱,表达内心的困扰。
  • 芳心碎:形容爱情的破碎。
  • 簪髻玉:指发髻上的玉饰。
  • 流苏带:流苏是装饰物,这里指代未能相见的情人或友人。
  • 湘浦:指湘江的渡口,古代诗文中常用作聚会的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1091—1150),字宗道,号心斋,南宋诗人,擅长词、诗和散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在描写爱情和自然方面,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千秋岁·半身屏外》是惠洪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词中表现了春天的短暂与情感的难以割舍,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困惑。

诗歌鉴赏

《千秋岁·半身屏外》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波动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无奈。开篇“半身屏外”,以一种懒散的姿态引入,既表达了懒惰的状态,也隐含着对生活的惆怅。接下来的“睡觉唇红退”,描绘了一个美丽而脆弱的女子形象,唤起读者对春天的朦胧印象。

“春思乱,芳心碎”直接揭示了内心的困扰,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而“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则表现出一种遗憾和失落,似乎在感叹美好的事物已不再,情感的流失让人心痛。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透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尤其是对友人和爱情的追忆。结尾“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充满了浓厚的惆怅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半身屏外:暗示主体的孤独和隐秘状态。
  2. 睡觉唇红退:描绘了美丽女子的状态,带有娇羞之感。
  3. 春思乱,芳心碎:表达春天带来的复杂情感。
  4.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对比美好与失落,增添了遗憾。
  5. 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引发对当今人际关系的思考。
  6. 湘浦曾同会:回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
  7. 手搴轻罗盖:生动的画面感,表现温柔。
  8. 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时间的短暂与情感的坚定形成对比。
  9.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苏带”比喻情感的流失。
  • 拟人:春天的思绪被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平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无奈,反映了人际关系和情感的复杂性。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惘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美好,同时也暗示短暂。
  • 屏外:隐秘与孤独,反映内心的挣扎。
  • 簪髻:美丽与遗憾的象征,代表女子的柔情。
  • 云海:象征遥远与难以触及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浦”指的是哪里?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D) 珠江

  2. 诗中“空馀簪髻玉”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快乐
    C) 愤怒
    D) 平静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
    C) 对友谊的珍视
    D) 对人生的感悟

答案

  1. B) 湘江
  2. A) 失落
  3. B) 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反映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对比

  • 《千秋岁·半身屏外》与《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但惠洪的词更侧重于对短暂春天的惆怅,而李清照的词则更加细腻、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