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伯时画马》

时间: 2024-09-19 22:03:54

仪鸾供帐饕虱行,翰林湿薪爆竹声,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坐窗不遨令人瘦,贫马百藖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径思著鞭随诗翁,城西野桃寻小红。

意思解释

观伯时画马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原文展示:

仪鸾供帐饕虱行,
翰林湿薪爆竹声,
风帘官烛泪纵横。
木穿石盘未渠透,
坐窗不遨令人瘦,
贫马百藖逢一豆。
眼明见此玉花骢,
径思著鞭随诗翁,
城西野桃寻小红。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仪仗之下,供奉着美丽的马匹,
翰林院内湿漉漉的柴火伴随着爆竹的声响,
风吹动帘子,烛光摇曳,泪水纵横交错。
木头穿透石盘,水流不入,
坐在窗前不愿外出,令人愈加瘦弱,
贫困的马匹在百藖中偶遇一颗豆子。
眼明亮的人看见这匹玉色的骏马,
不由自主地想要挥鞭追随这位诗人,
在城西的野桃树下寻找小红。

注释:

  • 仪鸾:华丽的马车;象征权贵。
  • 饕虱:贪吃的小虫,这里用来形容马在吃草。
  • 翰林:指翰林院,古代文官的机构。
  • 百藖:指杂草;用于形容环境的贫瘠。
  • 玉花骢:一匹名贵的马,色泽如玉。
  • 小红:可能指代某个女子或特定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而著称。黄庭坚的诗风受王维、李白影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马的喜爱,寄托了对自由与美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的感慨。

诗歌鉴赏:

《观伯时画马》通过描绘画马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开头以“仪鸾供帐饕虱行”引入,带出了华丽与贫困的对比,表现出一种对权势与财富的无奈与反思。接着,诗人用“翰林湿薪爆竹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及随之而来的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节日中的喜悦与内心的失落。

“贫马百藖逢一豆”一语,更是显现出一种对生活困境的自嘲与苦涩。尽管生活中有艰辛,但眼前的美好事物(“玉花骢”)又令诗人心生向往,渴望追随与享受那份属于自由与美的生活。最后一句“城西野桃寻小红”,不仅是对春天的向往,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仪鸾供帐饕虱行
    • 形象地描绘了华丽的马车,暗示权贵的生活。
  2. 翰林湿薪爆竹声
    • 表现节日的热闹,衬托出诗人的孤寂。
  3. 风帘官烛泪纵横
    • 诗人感受到生活中的无奈与泪水,形成强烈的对比。
  4. 木穿石盘未渠透
    • 比喻环境的艰难,生活的困扰。
  5. 坐窗不遨令人瘦
    • 反映出诗人的消沉与沉思。
  6. 贫马百藖逢一豆
    • 贫穷中偶遇一丝希望的隐喻。
  7. 眼明见此玉花骢
    • 视觉的清晰,象征着对美的追求。
  8. 径思著鞭随诗翁
    • 诗人想要追随心中理想的情景。
  9. 城西野桃寻小红
    • 期待与美好事物相遇,展现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华丽与贫困、外在热闹与内心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如“贫马百藖逢一豆”,用马与豆的比喻表达生活的艰难与偶尔的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美与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感慨。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最终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力量,反映诗人内心的追求。
  • 泪水:代表生活中的痛苦与感伤。
  • :象征生活中的微小希望与生存的坚韧。
  • 桃花:象征美好与春天的希望,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黄庭坚
    C) 王维
    D) 杜甫

  2. 诗中“贫马百藖逢一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生活
    B) 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C) 对贫困的无奈
    D) 追求权势

  3. “城西野桃寻小红”中“小红”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女子
    B) 一种花
    C) 诗人的心情
    D) 一种马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观伯时画马》 vs 杜甫《春望》
    • 两者均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但《观伯时画马》更侧重于对美的追求,而《春望》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国破家亡的悲伤。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