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次韵高才卿恭叔见贻生日因以为寿)》
时间: 2025-01-19 21:34: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次韵高才卿恭叔见贻生日因以为寿)》
作者:魏了翁
桃李眩春昼,松柏傲霜时。
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
画斧河边瘴雾,叱驭关前险阻,
马竭复人疲。
胡不效侪等,趣取好官为。
居之安,于胥乐,咏而归。
毡裘鴂舌成市,书史俨相围。
月淡秋亭烽影,日静春斋铃索,
未听杜鹃啼。
美酒无深巷,莫道不吾知。
白话文翻译
桃花和李花在春日中争妍斗艳,松树和柏树在寒霜中傲然挺立。
春天的美丽不一定都是早开的花朵,晚开的花朵也未必就是不好的。
在河边的瘴气和险阻的关口,我用画斧砍斩困难,
但马匹疲惫,人也疲倦。
为何不效仿朋友们,去追求高官厚禄呢?
安居于此,享受乐趣,吟唱着归去。
毡裘和黄鹂成了市场,书和历史却围绕在身旁。
淡淡的月光洒在秋亭的烽火影子上,
安静的日子里春斋的铃声响起,
却未听见杜鹃的啼叫。
美酒不在深巷之中,别说我不知。
注释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松柏:象征坚韧和高洁。
- 春妍:春天的美丽。
- 晚秀:指晚开的花,象征成熟的美。
- 画斧:用画斧代指努力和奋斗。
- 瘴雾:指河边潮湿的气候。
- 叱驭:指驱动马车,面对险阻。
- 胡不效侪等:表达对朋友追求高官的羡慕和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阮,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以擅长诗词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理想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魏了翁的朋友高才卿生日时作,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流露出对官场的向往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魏了翁的《水调歌头》展示了他对春天的观察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以桃李、松柏的对比,呈现出春天的多样性,强调美的不同表现形式。尤其是“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一句,传达了对生活的宽容态度,认为每种美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在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时,他以“画斧”象征自己的努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官场的羡慕和对安逸生活的渴望。尤其是“胡不效侪等,趣取好官为”,直面人生选择的难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张力。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思考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桃李眩春昼,松柏傲霜时:春天桃李盛开,争奇斗艳;而松柏在寒霜中依然挺立,象征坚韧。
- 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春天的美丽不只在于早开的花,晚开的花也有其独特之美。
- 画斧河边瘴雾,叱驭关前险阻:面对困难和险阻,作者用画斧来砍除,表现努力的决心。
- 马竭复人疲:即便如此,马儿和人都感到疲惫,反映现实的艰辛。
- 胡不效侪等,趣取好官为:为何不向朋友们学习,追求高官厚禄呢?
- 居之安,于胥乐,咏而归:在安逸中享受生活,吟唱着归去的乐趣。
- 毡裘鴂舌成市,书史俨相围:生活中有市井的热闹,书本和历史在身边相伴。
- 月淡秋亭烽影,日静春斋铃索:描绘静谧的生活场景,月光和日光交织。
- 未听杜鹃啼:没有听到杜鹃的啼叫,象征着生活的宁静。
- 美酒无深巷,莫道不吾知:美酒不在偏僻的巷子里,别说我不懂生活的乐趣。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通过对桃李与松柏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命状态;用“画斧”这一形象,形容面对困难时的努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春天的美丽与青春。
- 松柏:象征坚韧与高洁。
- 画斧:象征努力与奋斗。
- 杜鹃:象征春天的声音,生命的召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妍不必皆是,晚秀未为非”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美丽只有早开的花
B. 晚开的花也有美丽
C. 自然界的美丽没有变化
D. 只有桃花和李花是美的 -
诗中提到的“画斧”象征什么? A. 画画的工具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努力和奋斗
D. 生活的平淡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春望》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魏了翁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了人生哲理,然而,魏了翁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而苏轼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两者在主题上相近,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各类古诗词赏析书籍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