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锺家村石崖二首》

时间: 2025-01-19 18:07:41

莫爱悬崖万丈高,只工险峭作风涛。

看来一一生窠眼,解与行人著过篙。

意思解释

题锺家村石崖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莫爱悬崖万丈高,只工险峭作风涛。
看来一一生窠眼,解与行人著过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要只喜欢那高耸入云的悬崖,它们只是险峭的风浪所造。仔细看看,岩石上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栖息之所,正好能为经过的行人提供依靠。


注释:

  • 莫爱:不要去喜爱。
  • 悬崖:高耸的山崖。
  • 万丈高:极高的程度。
  • 险峭:陡峭,形容山势险恶。
  • 风涛:风浪,形容自然的力量。
  • 窠眼:鸟类或小动物的巢穴。
  • 行人:路过的人。
  • 著过篙:用篙撑船,形容行人经过时与船相依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悬崖和栖息地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关注现实的题材而著称,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官职,并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杨万里关注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智慧与哲理。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题锺家村石崖二首》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中用“悬崖万丈高”来指代那些令人向往但又难以接近的目标,强调了人们在追求高度与理想时,往往忽视了身边的真实与平凡。接下来的“只工险峭作风涛”则道出了自然的险恶与不可预测,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应当保持警惕。

而“看来一一生窠眼”则转向对细节的关注,强调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存的智慧。每一处岩石的缝隙中都可能藏着生物的栖息地,这是对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解与行人著过篙”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行人利用自然的资源,达到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视,具有深刻的哲理与丰富的情感,体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爱悬崖万丈高:劝诫人们不要单纯追求那些高不可攀的目标。
  2. 只工险峭作风涛:强调高悬崖的险峭,暗示其背后的风险与困难。
  3. 看来一一生窠眼:观察到自然中每个生物都有栖息之地,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与丰富。
  4. 解与行人著过篙:行人依赖于自然的条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

修辞手法:

  • 对比:高悬崖与栖息之地的对比,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比喻:用悬崖象征高远的理想,用窠眼象征实际的生存状态。
  • 拟人:生命在岩石中栖息,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悬崖与生命栖息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应关注实际的生存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悬崖:象征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生窠眼:象征生命的栖息与安定。
  • 行人:象征每一个劳苦奋斗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悬崖”象征什么?

    • A. 理想与目标
    • B. 安全与宁静
    • C. 自然的力量
    • D. 个人的情感
  2. “生窠眼”指的是什么?

    • A. 船只的栖息地
    • B. 动植物的栖息地
    • C. 人类的家园
    • D. 高山的缝隙
  3. 诗歌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理想的追求
    •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 C. 政治的思考
    • D. 个人情感的宣泄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蜀道难》对比,杨万里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艰难险阻的挑战与超越。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险恶,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