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素上人游方
(陈叔坚 〔宋代〕)
不是无衣钵,师心酷爱山。
自言行脚好,却厌住庵间。
野水寒林外,孤云夕照间。
清游何处寺,须寄好碑还。
白话文翻译:
这位上人并非没有衣服和钵盂,他的心却非常喜欢山林。
他自己说行脚游历是好的,然而又厌倦了住在庵堂之中。
在野外的水流和寒冷的树木之外,孤独的云朵在夕阳的照耀下漂浮。
不知清游会去到哪个寺庙,必须把美好的碑文寄回。
注释:
- 衣钵:僧侣的衣服和钵盂,象征修行生活的必需品。
- 师心:师父的心意,指对于山林的向往。
- 行脚:指游历或行走,通常指僧人外出传教或修行。
- 厌住庵间:厌倦了住在庵堂,表现出对庵堂生活的不满。
- 野水寒林:指自然环境中的水流和树林,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感觉。
- 孤云:孤独的云,象征自由和漂泊。
- 清游:指清静的游历,带有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 好碑:美好的碑文,可能指对某种教义或理想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叔坚,字仲明,号无愁,宋代诗人,晚号“无愁道人”。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居山水、追求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对上人游方的描绘,体现了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诗歌鉴赏:
《送素上人游方》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通过对上人心态的刻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庵堂生活的厌倦。开篇以“不是无衣钵”引入,突显上人并非生活困顿,而是心有所向,渴望山林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自言行脚好,却厌住庵间”,表达了他对游历的向往与对庵堂生活的反感,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意象“野水寒林外,孤云夕照间”描绘了自然景色,水流与树林的寒冷,夕阳下孤云的漂浮,渲染了宁静而清幽的氛围,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和自在。最后“清游何处寺,须寄好碑还”,则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希望上人能够在游历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寺庙,同时也寄托着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氛,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深切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是无衣钵:表明上人并非因缺乏生活必需品而选择游方,暗示其精神追求。
- 师心酷爱山:揭示了上人对山林的热爱,反映了他的志向与追求。
- 自言行脚好:上人认为游历是愉快的,表现出他对外界的向往。
- 却厌住庵间:对庵堂生活的不满,体现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 野水寒林外:描写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孤云夕照间:孤云在夕阳下,象征自由与宁静。
- 清游何处寺:对未来的期待,渴望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地。
- 须寄好碑还:希望能够把美好的理想寄托于某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云”比作自由的象征,增强诗歌意境。
- 对仗:如“野水寒林”和“孤云夕照”,形成和谐的音律美。
- 象征:山水和庵堂象征着自由和束缚,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自由、自然的向往,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洒脱与宁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钵:象征生活的束缚与修行的必需品。
- 山:象征自由、隐逸之地,代表自然的理想境界。
- 野水:象征自然的清澈与宁静,传达一种清新气息。
- 孤云:象征自由与孤独,体现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 碑:象征理想与信念,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衣钵”指的是什么? A. 生活必需品
B. 书籍
C. 食物 -
上人对庵间生活的态度是?
A. 喜欢
B. 厌倦
C. 不在乎 -
“孤云夕照间”表现了什么意象?
A. 自由与孤独
B. 快乐与幸福
C. 忧伤与绝望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表达隐逸情怀,呈现出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 李白《庐山谣》:通过豪放的笔调展现对自由的向往,与《送素上人游方》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