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时间: 2024-09-19 20:48:07

晓烟和露湿秋光,幽鸟声声在翠篁。

世事又随明日别,菊花只作去年香。

风前落帽人千古,云外惊寒雁一行。

脱木萧疏砧杵急,倚筇无语到斜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
释元肇 〔宋代〕

晓烟和露湿秋光,
幽鸟声声在翠篁。
世事又随明日别,
菊花只作去年香。
风前落帽人千古,
云外惊寒雁一行。
脱木萧疏砧杵急,
倚筇无语到斜阳。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烟雾与露水湿润了秋天的光景,
幽静的鸟儿声声在青翠的竹林中回响。
世间的事情又随着明天的到来而离别,
菊花的香气只是去年的余香。
风中落帽的人已是千古,
云外那一行寒雁惊起了我的思绪。
木头上的砧板声急促而响,
我倚着竹杖无语,直至夕阳西斜。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烟:清晨的烟雾。
  • 和露:与露水一起。
  • 幽鸟:幽静的鸟儿。
  • 翠篁:青翠的竹子。
  • 菊花:象征着秋天,常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千古:形容时间的久远,常用来指人死后长久的存在。
  • 砧杵:砧板和杵,指磨制食物的工具。
  • 倚筇:倚靠竹杖。

典故解析

  • 九日:指重阳节,古代有在此日登高望远、赏菊的习俗。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元肇,宋代高僧,以诗文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生态度,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秋意渐浓,人生无常,借菊花与重阳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这首诗以清晨的秋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寂与思考。开篇以“晓烟和露湿秋光”引入秋日的宁静,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湿润的气息。接着“幽鸟声声在翠篁”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气息,鸟鸣声声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秋天的故事。

然而,诗人在这美好的景色中,却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世事又随明日别”一句,揭示了人事无常,时光荏苒,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愈加深刻。紧接着,菊花的香气只是去年的余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让人感受到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

后面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风前落帽人千古”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落帽的情景让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最后几句“脱木萧疏砧杵急,倚筇无语到斜阳”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孤独,虽然周遭景色迷人,却仍感到无言以对。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秋日的景色,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烟和露湿秋光:清晨的烟雾和露水滋润了秋天的光景,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秋日画卷。
  • 幽鸟声声在翠篁:幽静的鸟鸣在翠绿的竹林中回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世事又随明日别:人生的种种事情又将随着明天的来临而别离,感叹世事无常。
  • 菊花只作去年香:即使菊花依然盛开,但它的香气却是去年的,表现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风前落帽人千古:在风中,落帽的人象征着历史的久远,感叹人生的短暂。
  • 云外惊寒雁一行:远方的寒雁飞来,惊动了诗人的思绪,象征着迁徙与离别。
  • 脱木萧疏砧杵急:砧板上的声响急促,暗示着生活的忙碌与急迫。
  • 倚筇无语到斜阳:诗人倚着竹杖,陷入沉思,直至夕阳西斜,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沉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菊花只作去年香”,用菊花的香气来比喻过去的记忆。
  • 拟人:如“幽鸟声声”,赋予鸟儿以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晓烟和露湿秋光,幽鸟声声在翠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烟:象征着清晨的宁静和新的开始。
  • 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同时也引发对过往的思念。
  • 寒雁:象征着离别与迁徙,反映出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 斜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暗含着对未来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菊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坚韧
    C. 夏天的繁华
    D. 冬天的孤寂

  2. 诗中提到“落帽人”是指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历史上的人物
    C. 过往的岁月
    D. 自然界的动物

  3. “倚筇无语到斜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快乐
    B. 沉思与孤独
    C. 忧伤与绝望
    D. 兴奋与期待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秋夕》 - 杜牧

诗词对比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描绘了重阳节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释元肇的《九日》则更侧重于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两者在意象上有所不同,王维的作品更显温情,而释元肇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精选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