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游打鼓岩》
时间: 2025-01-04 12:33: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游打鼓岩
作者: 陈元荣 〔清代〕
为想渊明把酒时,
几人重九独题诗。
惊寒白雁霜前落,
带雾高峰鸟道奇。
石壁流泉猿斗果,
僧窗翠柏鹭斜涯。
柴扉掩梦曾游处,
报道秋山寄远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饮酒作诗情景的向往,重阳节时独自写诗的孤独感。寒霜降临,白雁惊飞而落,雾气弥漫的高峰上鸟道显得奇特。石壁上泉水流淌,猿猴争斗着果子;僧人的窗前翠柏斜斜地伸向岸边的鹭鸟。关上柴门,梦中回忆曾游之地,向秋山寄托我的遥远思念。
注释
- 渊明: 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重九: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传统习俗是登高望远,吟诗作赋。
- 惊寒: 意指霜降的寒意,使得白雁受到惊吓而飞落。
- 斗果: 指猿猴在争夺果实,表现出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 柴扉: 指木柴做的门,象征隐士的生活。
典故解析
- 陶渊明: 以“饮酒”闻名,诗中提到他是对理想隐居生活的追求。
- 重阳节: 又称“重九”,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日子,寓意长寿和健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元荣,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追求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可能在游玩时感受到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从而引发对陶渊明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游打鼓岩》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人在重阳节独自游玩时,内心对陶渊明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赋予了这首诗深刻的情感内涵。开头的“为想渊明把酒时”,即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接下来的景象描写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动,白雁在霜降中惊飞而落,带雾的高峰上鸟道奇特,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石壁流泉猿斗果”与“僧窗翠柏鹭斜涯”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愈加明显。
最后,柴扉的闭合象征着对过去游历的怀念,梦中回忆曾经游玩的地方,寄托了诗人对秋山的思念与惆怅。这一切构成了诗中强烈的孤独感和对友人、对自然的深情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为想渊明把酒时: 表达对陶渊明饮酒作诗的向往。
- 几人重九独题诗: 表示在重阳节时,只有自己一人写诗,感受到孤独。
- 惊寒白雁霜前落: 描绘秋霜降临,白雁受惊落下,暗示天气的寒冷与孤独的情感相结合。
- 带雾高峰鸟道奇: 高峰上的鸟道在雾中显得奇特,表现自然的神秘与美。
- 石壁流泉猿斗果: 画面生动,猿猴在争夺果实,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 僧窗翠柏鹭斜涯: 僧侣窗外的翠柏与斜飞的鹭鸟,描绘出一幅宁静的山水画。
- 柴扉掩梦曾游处: 关上柴门,梦回曾经游玩之地,表现了对往事的怀念。
- 报道秋山寄远思: 最后一句寄托了诗人对秋山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 “柴扉掩梦”比喻对过去的追忆。
- 拟人: “惊寒白雁”赋予白雁以感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探讨了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传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白雁: 象征孤独与自由,体现出自然界的生动。
- 高峰: 代表理想和追求,诗人向往的高洁境界。
- 流泉: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柴扉: 代表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对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节又称为: A. 中秋节
B. 重九
C. 春节
D. 端午节 -
诗中“惊寒白雁”的意象主要表现了: A. 友谊
B. 孤独与寒冷
C. 欢乐
D. 美丽的自然 -
“柴扉掩梦”意指: A. 关上门去睡觉
B. 追忆往事
C. 逃避现实
D. 享受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 《重阳赋》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同样在重阳节表达思念,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兄弟情谊,而陈元荣则强调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选读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