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叔且问畏知近讯五首》

时间: 2025-01-19 15:55:53

近来周子绝无书,目断西江双鲤鱼。

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文叔且问畏知近讯五首 赵蕃 〔宋代〕

近来周子绝无书,目断西江双鲤鱼。 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

白话文翻译:

最近周子再也没有消息传来,我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西江中的双鲤鱼(指书信)。 无论身处何地,都不应违背自己一贯的志向,如果你能来,我是否也该归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周子:指周敦颐,宋代著名理学家,此处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目断:望眼欲穿,形容非常期待。
  • 西江双鲤鱼:比喻书信。古代有“鱼传尺素”的说法,即书信通过鱼形信物传递。
  • 出处:指人的行为和言论。
  • 素志:一贯的志向或心愿。
  • 归欤:是否应该归去。

典故解析:

  • 西江双鲤鱼:源自古代传说,鲤鱼能传递书信,这里比喻期待的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寄给友人文叔的,询问另一位朋友畏知的近况。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近来周子绝无书”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消息的渴望,而“目断西江双鲤鱼”则通过富有诗意的比喻,增强了这种渴望的情感强度。后两句“出处不应违素志,君如得来我归欤”则体现了作者对一贯志向的坚持和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友情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近来周子绝无书”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消息的渴望。
  • 次句“目断西江双鲤鱼”通过比喻,增强了这种渴望的情感强度。
  • 第三句“出处不应违素志”体现了作者对一贯志向的坚持。
  • 末句“君如得来我归欤”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归来的期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西江双鲤鱼”比喻书信,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出处不应违素志”与“君如得来我归欤”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表达对友人消息的渴望和对归隐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江双鲤鱼:比喻书信,象征着对友人消息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西江双鲤鱼”比喻什么? A. 书信 B. 鱼 C. 江水 D. 船只

  2. 诗的末句“君如得来我归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D.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但苏轼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个性和对现实的不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