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芳草碧寄吴中故人》
时间: 2025-01-16 22:32: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月芳草碧,江南新燕来。
掀兹良岁时,佳人安在哉。
佳人弃我去,杳在天之涯。
天涯望不极,业愁结中怀。
翠觞不成欢,玉琴有馀哀。
西湖春事深,林花为谁开。
折花无所赠,三嗅空徘徊。
楼前东流水,湛湛生绿苔。
去波日千里,还绕姑苏台。
凭水寄我思,旦暮肠九回。
白话文翻译:
二月的芳草碧绿,江南的新燕子飞来了。
在这美好的季节,佳人你在哪里呢?
佳人已经离我而去,消失在遥远的天涯。
在天涯的尽头望去,却无法见尽,心中愁苦无限。
美酒不再让我欢愉,玉琴的声音依旧充满哀伤。
西湖的春天已经深沉,林间的花儿又为谁而开?
我折下花朵却无从赠送,空自徘徊在花前。
楼前的东流水,波光粼粼间生出绿苔。
那流水向远方流去,依旧环绕着姑苏的台。
我凭着水寄托我的思念,日夜肠中愁绪缠绵。
注释:
- 芳草: 指春天新生的青草,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新燕: 新来的燕子,代表春天的来临和生机。
- 佳人: 诗中所指的爱人或心上人。
- 天涯: 指遥远的地方,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
典故解析:
“姑苏台”指的是苏州的名胜,古时人们常以此地作为思念的寄托。诗中通过自然景物描绘出诗人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字子明,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描写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二月,诗人借春景表达对远方佳人的思念,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思乡与思恋情绪。开头的“二月芳草碧”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面,伴随着新燕的归来,令人感到温暖与希望。然而,随着“佳人安在哉”的提问,诗情急转直下,佳人的离去让诗人陷入无尽的思念之中。诗中的意象如“翠觞”、“玉琴”不仅传达了欢乐的期待,也映衬出离别后的孤独与哀伤。尤其是“折花无所赠,三嗅空徘徊”一联,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最后,流水与绿苔的描写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尽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出对春天的喜悦。
- 第二联表达对佳人的深切思念,情感转入悲伤。
- 第三、四联则通过“天涯”与“愁结”展示出对远方的无尽眷恋。
- 后面几联继续展现思念的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翠觞不成欢,玉琴有馀哀”对比欢愉与悲哀。
- 生动的意象,如“东流水”,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与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以及在春日的美景中无法得到欢愉的悲伤心情。
意象分析:
- 芳草: 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爱情的美好开始。
- 新燕: 代表归来的希望与温暖。
- 翠觞、玉琴: 代表欢乐的生活,但因离别而显得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二月芳草碧”中“芳草”指的是什么?
- A. 花
- B. 草
- C. 树
- D. 水
-
“佳人弃我去”中“佳人”指的是?
- A. 朋友
- B. 爱人
- C. 母亲
- D. 兄弟
-
诗中提到的“姑苏台”是指哪个地方?
- A. 上海
- B. 苏州
- C. 南京
- D. 北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周端臣的《二月芳草碧》与李白的《月夜思》都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但周端臣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色,李白则更注重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