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三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16:42: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直北长河日夜流,宣房遗迹总堪愁。黄旗万舸喧淮口,白马千家哭汴州。筑岸已迁都水使,转筹谁是富民侯?可怜璧马虚沉外,不救南方赤地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河日夜奔流的景象,令人感到忧愁。宣房的遗迹让人感到惋惜,黄旗飘扬的船只在淮口喧闹,白马之乡的千家万户在哭泣汴州。河岸已经修筑,但水势却已改变,谁才是能够富裕的地方的领袖?可怜那华丽的马匹在水面上无用,无法拯救南方的贫乏与忧愁。
注释:
- 直北:指长河流向的方位,暗指北方的水流。
- 长河:可指黄河、长江等大河,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沧桑。
- 宣房:指古代的一个地名,意在表达历史的遗迹。
- 黄旗万舸:形容众多船只在水面上扬帆而行,象征繁荣与喧闹的景象。
- 白马:象征着某个地方的人们,特指因战乱而悲伤的百姓。
- 筑岸:指修建河岸,表明人们对自然的改造与影响。
- 赤地忧:形容南方土地的贫瘠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昊,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动乱和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水流和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的忧虑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诗歌鉴赏:
《杂感三首其一》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社会关怀的诗作。诗人借助长河的奔流和历史遗迹的描绘,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开头的“直北长河日夜流”不仅苍劲有力地勾勒出自然景象,也暗示着历史的无情与时光的流逝。诗中对“宣房遗迹”的提及,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感伤。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目光转向淮口的繁忙与汴州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喧闹的船只与哭泣的人群在同一空间中共存,彰显了社会的矛盾与对立。诗人对“筑岸已迁都水使”的追问,显露出对权力与富裕的反思,质疑谁才是真正的富民侯,体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最后,“可怜璧马虚沉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无数美好事物在现实中无法施展的无奈与惋惜,尤其是对南方贫穷状况的同情与关注。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百姓命运的关怀,具有强烈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北长河日夜流:描绘大河的流动,象征历史的永恒。
- 宣房遗迹总堪愁:历史遗迹让人感到忧伤,体现对过去的惋惜。
- 黄旗万舸喧淮口:繁忙的船只象征着经济的繁荣与战争的喧闹。
- 白马千家哭汴州:描绘因战争导致的民众苦难,增加情感的冲击。
- 筑岸已迁都水使:暗示政府的迁移与政策的变化。
- 转筹谁是富民侯:质疑谁是真正的富裕者,反映对社会的不满。
- 可怜璧马虚沉外: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对现实的思考。
- 不救南方赤地忧:表达对南方贫瘠的同情,强调社会的问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流比喻为历史的流动,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黄旗万舸”与“白马千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用“哭”来形容地方,表现了对人文情感的关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未来的忧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河:象征历史的延续与变迁。
- 遗迹:代表历史的沉淀与记忆。
- 黄旗:象征战争与繁忙的经济活动。
- 白马:象征受苦的百姓与无辜的受害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昊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黄旗万舸”中的“黄旗”指的是什么?
- A. 战争的象征
- B. 船只的标志
- C. 商业的繁荣
- D. 以上皆是
-
“可怜璧马虚沉外”中的“璧马”意指什么?
- A. 珍贵的马匹
- B. 美好事物的无奈
- C. 战争的牺牲品
- D. 高贵的象征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杂感三首其一》均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但杜甫的诗更为直白,而王昊则更侧重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参考资料:
- 诗词相关的书籍: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代诗词选读》
- 《王昊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