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定云閒月倍明,
水禽声煖夜寒轻。
禁烟不禁舟中客,
留得春灯照二更。
白话文翻译:
风停了,云淡了,月亮显得更加明亮;
水鸟的叫声温暖着夜晚的清寒。
禁烟的地方并不禁止船上的客人,
留下的春灯在夜里照亮了两个时辰。
注释:
- 风定:风平浪静,形容天气安静。
- 云閒:云彩稀疏,闲适的样子。
- 倍明:更加明亮。
- 水禽:水边生活的鸟类,如鸭子、鹅等。
- 声煖:声音温暖,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 禁烟:禁止吸烟或燃放烟火。
- 舟中客:船上的客人,暗示春游或聚会的情景。
- 春灯:春季的灯光,象征温暖和生机。
- 二更:夜里的第二个时辰,大约在晚上九点到十一点之间。
典故解析:
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纪念介子推,常在清明前后,期间禁火,有“寒食”的习俗,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之淳,明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常常透出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创作背景:
《寒食夜》创作于寒食节期间,正值春天,诗人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借助夜景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寒食夜》是一首描绘寒食节夜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夜晚的宁静和温暖。首句“风定云閒月倍明”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开篇,展现出一个浑然天成的夜晚。月光透过云层,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宁静而明朗的感觉。接着“水禽声煖夜寒轻”则通过水禽的叫声,传达出一种温暖与宁静的氛围,尽管是寒冷的夜晚,却因水禽的叫声而显得不那么寒冷。第三句“禁烟不禁舟中客”,则巧妙地将寒食节的禁烟习俗与诗人的生活场景结合,突出了节日的氛围与人们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留得春灯照二更”则是点睛之笔,春灯的光芒不仅照亮了夜色,也象征着温暖与希望,给人以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透过宁静的夜晚,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定云閒月倍明”: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风停了,云散开,月亮变得更加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水禽声煖夜寒轻”:水禽的叫声温暖了夜晚,使得寒冷的夜显得轻盈而温和。
- “禁烟不禁舟中客”:寒食节虽然禁烟,但船上的客人并未受到限制,暗示着人们在节日中依然保持着欢快的心情。
- “留得春灯照二更”:春天的灯光照亮了夜晚,给人以温暖和希望,象征着生机与未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水禽声煖”将声音与温暖感相结合,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对仗:“风定云閒”和“水禽声煖”形成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寒食夜的描绘,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用自然的景象和节日的氛围,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
意象分析:
- 月:象征清明与美好,代表夜晚的宁静与明亮。
- 水禽:代表生命的活力,传达温暖的情感。
- 春灯:象征希望与温暖,传达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夜晚有哪些特征? a) 风大云密
b) 风定云闲
c) 下雨潮湿 -
“留得春灯照二更”中,春灯象征什么? a) 冷漠
b) 希望与温暖
c) 忧伤 -
诗人通过“水禽声煖”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寂寞
b) 温暖与宁静
c) 恼怒
答案:
- b) 风定云闲
- b) 希望与温暖
- b) 温暖与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写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侧重于声响的描绘,展现出孤独的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描写抒发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