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静院三更雨,楼台一点风。
新诗愁恨里,故国梦魂中。
节物它乡异,交情我辈同。
眼前多怪事,咄咄强书空。
白话文翻译:
在静谧的院子里,三更时分下着细雨,楼台间传来微微的风。
在新诗的愁苦与仇恨中,故乡的梦魂萦绕心头。
节令的变迁在异乡显得不同,但我们的情谊依然如故。
眼前发生的许多怪事,真是让人惊叹,却只能强行写成空话。
注释:
- 静院:静谧的院子,指诗人所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三更:夜深时分,通常指午夜。
- 愁恨:忧愁与怨恨,表达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故国梦魂:对故乡的思念与追忆。
- 节物:节令、时令。
- 它乡:异乡、外地。
- 交情:友情、情谊。
- 咄咄:表示惊叹或叹息的语气。
- 强书空:强行书写空虚的内容,暗示无奈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情感细腻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尤其注重抒发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中秋节,诗人在异乡感受到节日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诗人却身处他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静院三更雨”,诗人通过细雨与静谧的夜晚,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忧伤的氛围。接着“楼台一点风”,风的轻拂仿佛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呼应,传递出一种微妙的孤独感。
“新诗愁恨里,故国梦魂中”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与内心的愁苦。中秋本是团圆的节日,却因为身在他乡而倍感凄凉。接下来的“节物它乡异,交情我辈同”转而抒发了即使身处异乡,友情依然能够带来慰藉,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最后两句“眼前多怪事,咄咄强书空”则是诗人在面对外界纷繁复杂的感受时,感到一种无力感,尽管周围有许多怪事发生,但内心的空虚却难以用文字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诗人深刻的思乡之情与孤独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院三更雨:描述夜深时分,院子里下着细雨,营造出寂静的氛围。
- 楼台一点风:微风拂过楼台,增加了夜晚的幽幽情感。
- 新诗愁恨里:新写的诗句中充满了愁苦与怨恨。
- 故国梦魂中:对故乡的思念如梦魂般萦绕在心头。
- 节物它乡异:节令在异乡显得格外不同,感受到身处他乡的孤独。
- 交情我辈同:即使在他乡,朋友间的情谊依然能够互助相扶。
- 眼前多怪事:眼前发生的许多奇怪的事情让人惊讶。
- 咄咄强书空:面对这些事情,感到无奈,只能强行写出一些空洞的文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静院”与“楼台”,“节物”与“交情”,形成工整的对比。
- 意象:雨、风、梦魂等意象构建出浓厚的情感氛围。
- 比喻:将思乡之情比作梦魂,形象而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中秋节的孤独感,体现了人在异乡对亲情与友情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雨:象征着思念与忧愁,细雨似乎是对诗人情感的映射。
- 风:轻风拂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向往。
- 梦魂:代表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梦境中的故乡更显得遥不可及。
- 节物:节令的变迁显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异乡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思乡与孤独
C. 友情的力量 -
“静院三更雨”中的“三更”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午夜 -
“故国梦魂中”中的“梦魂”指的是什么?
A. 梦境的生物
B. 对故乡的思念
C. 不切实际的想法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主题,表现了对家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中秋》与李白《静夜思》的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王之道更强调孤独与愁苦,而李白则更突出团圆的渴望。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与表达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诗集》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中秋节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值得细细品味与反复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