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临路有孤松往来斫以…编竹成楥遂其生植感而赋诗》

时间: 2025-01-19 13:45:57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

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

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

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幸逢仁惠意,重此藩篱护。犹有半心存,时将承雨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孤独的松树,枝叶繁茂地停在翠绿的树冠之下,扎根于宽阔的道路旁。它并不以险恶的环境自我防备,最终反而被明亮的阳光所误伤。幸好遇到了仁爱和宽厚的意志,能够重建这片保护的篱笆。尽管如此,它的内心仍然存留着一丝希望,偶尔会承受雨露的滋润。

注释

  • 孤松:孤独的松树,象征坚韧和独立。
  • 翠盖:形容松树的绿叶如盖。
  • 广路:宽阔的道路,暗示环境的开阔。
  • 险自防:自我防备危险。
  • 明所误:被阳光照射而误伤。
  • 仁惠意:仁爱和宽厚的意志。
  • 藩篱:保护的围墙或篱笆。
  • 承雨露:承受雨水和露水的滋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是柳宗元的散文、诗歌及其对社会时事的深刻思考,使他成为唐代重要的文人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期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面对孤独和困境,他通过对孤松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依然坚守内心信念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松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孤松象征着独立和坚强,尽管处在宽阔的道路旁,却并不因周围的环境而改变自身的本色。诗中的“明所误”道出了诗人在世俗中的无奈与误解,尽管不以险自防,却仍然遭遇了意外的困扰。

柳宗元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仁爱的渴望和对保护的期盼,恰如“幸逢仁惠意”,这反映了他对人世间美好情感的向往。最后一句“时将承雨露”则传达出一种微弱的希望,即使在逆境中,仍然期待着生命的滋养和成长。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融入了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柳宗元通过孤松的描写,寄托了他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既有对现实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松停翠盖:孤独的松树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象征着孤独与坚韧。
  2. 托根临广路:松树扎根于宽阔的道路旁,暗示其生存环境的广阔。
  3. 不以险自防:松树不因周遭的危险而自我防备,体现出无畏。
  4. 遂为明所误:反而被光明所误,暗示人生中的误解和无奈。
  5. 幸逢仁惠意:幸好遇到仁爱的意志,表明对人性善良的向往。
  6. 重此藩篱护:希望重建保护的篱笆,体现对安全和庇护的渴望。
  7. 犹有半心存:内心仍然留存一丝希望。
  8. 时将承雨露:期待偶尔得到生活的滋润与滋养。

修辞手法

  • 比喻:孤松比喻诗人的坚韧。
  • 拟人:松树的情感化描绘,使其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与平仄,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在孤独与逆境中,诗人依然渴望仁爱与庇护的情感,体现出人性中的坚韧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松:象征孤独与坚韧。
  • 广路:象征开阔的环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仁惠:象征人性中的善良和温暖。
  • 雨露:象征生命的滋养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松”象征什么?

    • A. 孤独与坚韧
    • B. 富贵与繁荣
    • C. 失败与绝望
  2. 诗中提到的“仁惠意”指的是什么?

    • A. 人性的善良
    • B. 自然的美好
    • C. 个人的利益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希望
    • C. 无奈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独坐敬亭山》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柳宗元与王维的作品均表现了孤独与自然的结合,但柳宗元更强调内心的坚韧与对仁爱的渴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心的宁静。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