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
时间: 2025-01-04 09:01: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脱遗轩冕就安闲,
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
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
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
新篇何惜尽传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从繁忙的官场中脱身,选择安闲自在的生活,尽管年事已高,白发苍苍,心中仍对百姓忧虑重重,但他对国家的赤诚之心仍然坚定。面对高远的鸿雁,虽然令他向往,但其实难以追慕;老松在寒风中显得孤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听说那些逍遥自在的人常常吟唱歌谣,自己又何必吝惜新的诗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轩冕:指官位和权势。
- 安闲:安静、悠闲的生活。
- 倒冠:古代人家失去地位时,头戴的帽子(冠)倒挂,象征不再担任官职。
- 桓桓:形容气概、志向等宏伟。
- 鸿冥:鸿雁,象征高飞的理想和追求。
- 松老:老松树,象征坚韧与冷清。
- 传看:传阅、观看。
典故解析:
- 白发忧民:指忧国忧民的情怀,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心。
- 丹心许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历史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成就。欧阳修提倡“诗词应当贴近生活,反映社会”,其作品常常蕴含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晚年,他经历了多次的政治风波,后来选择隐退,心中对国家与人民的忧虑依然未减,表达了对安闲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的忠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脱离官场后的生活,表达了对安闲生活的向往与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关怀。首联“脱遗轩冕就安闲”开篇便交代了诗人的身份转变,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然态度。接下来的“笑傲丘园纵倒冠”,更是展现了他面对世俗的洒脱与自信。
中间部分“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即使年事已高,仍心系国家与百姓的责任感。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更具张力。
后半部分“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诗人在感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冷清的感受。最后一句“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则展现了诗人对创作的热情与乐观,虽然处于闲适状态,他仍愿意创作,传递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脱遗轩冕就安闲:作者辞去官职,追求安静的生活。
- 笑傲丘园纵倒冠:他在山野中自得其乐,对世俗的看法洒脱自信。
- 白发忧民虽种种:尽管已年老,仍为民众的苦难感到忧虑。
- 丹心许国尚桓桓:依然对国家抱有赤诚之心,信念坚定。
- 鸿冥得路高难慕:高飞的鸿雁虽令人向往,但难以追随。
- 松老无风韵自寒:老松在寒风中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
- 闻说优游多唱和:听说那些悠闲的人常常吟唱。
- 新篇何惜尽传看:自己又何必吝惜新作的传阅与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如“鸿冥”和“松老”,寓意深远。
- 对仗:前后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安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忠诚,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轩冕:象征权力与地位。
- 丘园:象征自然与宁静。
- 白发:象征年老与经验。
- 鸿冥:象征追求与理想。
- 松老:象征孤独与冷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选择脱离官场,追求何种生活? a) 名利
b) 安闲
c) 权力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鸿冥”象征着什么? a) 家庭
b) 追求理想
c) 朋友
答案:b -
诗人对国家的态度是? a) 漠不关心
b) 忧虑与忠诚
c) 反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欧阳修的这首诗更强调对安闲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酒神的洒脱。两者在表达情感与理想的方式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