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偈》
时间: 2025-01-04 13:12: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时偈
作者:释德洪 〔宋代〕
吾活计,无可观。
但日日,长一般。
夜半子,困如死。
被虱咬,动脚指。
鸡鸣丑,粥鱼吼。
忙繫裙,寻袜纽。
平旦寅,忽欠伸。
两眉棱,重千斤。
日出卯,自搅炒。
眼诵经,口相拗。
食时辰,齿生津。
输肚皮,亏口唇。
禺中巳,眼前事。
看见亲,说不似。
日南午,衣自补。
忽穿针,全体露。
日昳未,方破睡。
洗开面,摸着鼻。
晡时申,最天真。
顺便喜,逆便瞋。
日入酉,壁挂口。
镜中空,日中斗。
黄昏戍,作用密。
眼开阖,乌崒律。
人定亥,说便会。
法身眠,无被盖。
坐成丛,行作队。
活鱍鱍,无障碍。
若动着,赤肉艾。
本无一事可营为,
大家相聚吃茎菜。
白话文翻译
我的生活,无可观赏。
只是日日,长得一样。
半夜时分,困得像死一般。
被虱子咬,动动脚趾。
鸡鸣时分,粥和鱼叫。
忙着系裙子,寻找袜子的纽扣。
黎明时分,突然伸个懒腰。
两道眉头,重得像千斤。
日出时,自己搅拌食物。
眼在诵经,嘴里却争辩。
吃饭时,齿间有津。
肚子饿了,嘴唇干裂。
午后时分,眼前的事。
见到亲人,却说不像。
中午时,衣服自己补。
忽然穿针,全身暴露。
日渐昏黄,才打算睡。
洗脸时,摸着鼻子。
下午时分,最为天真。
顺着喜悦,逆着愤怒。
日落时,嘴唇挂在墙上。
镜中空无,正如斗争。
黄昏时分,作用隐秘。
眼睛开合,乌云密布。
人定在亥时,随便说说。
法身入睡,没有被盖。
坐成一团,行成一队。
活泼泼,无障碍。
若是动着,肉体就痛。
本无一事可经营,
大家聚在一起吃茎菜。
注释
- 活计:生活、日常事务。
- 鸡鸣丑:指鸡叫的时间,通常指凌晨的时辰。
- 平旦:指黎明、早晨的时辰。
- 日南午:指正午时分。
- 日昳未:指傍晚时分。
- 法身:指佛教中的法身,代表真理或佛的本体。
- 茎菜:指一些简单的蔬菜。
典故解析
此诗表达了佛教徒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反思,透过十二个时辰的描写,展现出生活的平淡与无常。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强调“本无一事可营为”,即生活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物质,而在于平凡的日常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德洪,宋代高僧,精通佛教教义,其诗歌多以禅宗思想为背景,强调对生活的观察与内心的领悟。他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诗风闻名。
创作背景
《十二时偈》是释德洪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与哲理思考的结晶,反映了他作为和尚在寺院中度日的琐碎与禅悟,体现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十二时偈》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出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时段,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平淡。诗中每个时辰的描写,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对生活的感悟。通过对生活细节的刻画,作者传达出一种随遇而安、淡然处世的态度。
诗的结构简洁明了,气韵生动,反映出修行者对时间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德洪以日常琐事为切入点,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简单,抒发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最后一句“本无一事可营为,大家相聚吃茎菜”更是点明了生活的本质:与人共享平凡的快乐,才是生活真正的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活计,无可观:表达生活的平淡无奇。
- 但日日,长一般:每一天都是重复的。
- 夜半子,困如死:半夜时分,困得难以忍受。
- 被虱咬,动脚指:生活中有小烦恼。
- 鸡鸣丑,粥鱼吼:清晨时分,听到鸡叫与食物的声音。
- 忙繫裙,寻袜纽:忙着整理自己的衣物。
- 平旦寅,忽欠伸:黎明时分,突然伸懒腰。
- 两眉棱,重千斤:眉头紧锁,心中沉重。
- 日出卯,自搅炒:太阳升起时,开始忙碌。
- 眼诵经,口相拗:一边念经,一边嘴角争辩。
- 食时辰,齿生津:到吃饭的时候,口水分泌。
- 输肚皮,亏口唇:肚子饿了,嘴唇干裂。
- 禺中巳,眼前事:中午时分,眼前的事情。
- 看见亲,说不似:见到亲人,却感到陌生。
- 日南午,衣自补:中午时分,衣服自己缝补。
- 忽穿针,全体露:忙中出错,衣物露出。
- 日昳未,方破睡:傍晚时分,才打算起床。
- 洗开面,摸着鼻:洗脸的时候,顺手摸鼻子。
- 晡时申,最天真:下午时分,心情最为轻松。
- 顺便喜,逆便瞋:随喜的事情,心中愉悦。
- 日入酉,壁挂口:日落时分,嘴巴挂在墙上。
- 镜中空,日中斗:镜子里空无一物,映照出生活的斗争。
- 黄昏戍,作用密:黄昏时分,内心的作用隐秘。
- 眼开阖,乌崒律:眼睛开合,仿佛在演奏。
- 人定亥,说便会:人在亥时,随便说说。
- 法身眠,无被盖:法身入睡,没有被子盖。
- 坐成丛,行作队:人们坐成一团,行成一队。
- 活鱍鱍,无障碍:生活活泼,没有阻碍。
- 若动着,赤肉艾:若是动着,肉体会痛。
- 本无一事可营为,大家相聚吃茎菜:生活本无所求,大家聚在一起享受简单的食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眼开阖,乌崒律”,强调生活的节奏与变幻。
- 比喻:如“法身眠,无被盖”,比喻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 排比:诗中连续列举生活细节,增强叙述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反思,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自在。它教导人们在繁忙与琐碎中寻找生活的本质,强调“本无一事可营为”的道理,反映出一种淡然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时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循环。
- 鸡鸣、粥鱼:代表日常饮食与生活的琐事。
- 衣物、针线:象征生活的细节与人际关系的交织。
- 镜子:象征自我反省与内心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日南午,衣自补”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上午
- B. 中午
- C. 下午
- D. 晚上
-
填空题:诗中谈到“本无一事可营为,大家相聚吃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法身”是指人的身体。(对/错)
答案
- B. 中午
- 茎菜
- 错(“法身”是佛教中的概念,不指人的身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十二时偈》均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多地着眼于思乡情感,而《十二时偈》则专注于日常的琐事与内心的宁静。
-
《庐山谣》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十二时偈》对生活琐事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释德洪传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