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泪
作者:申时行 〔明代〕
风袭帘帷炬色寒,
鲛珠错落泻银盘。
红绡半湿金莲吐,
紫焰微销玉箸残。
传蜡汉宫春厌浥,
绝缨楚馆夜阑干。
须知归院承恩日,
涓滴还将雨露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风吹动帘幕,烛光显得寒冷,像是珠子错落在银色的盘子上。红色绡缎半湿,像是金莲花在吐露,微弱的紫色火焰渐渐熄灭,玉制的筷子也残损了。蜡烛在汉宫中传递春意,却又让人厌倦;楚馆的夜晚,栏杆已是寂寥。要知道,归院时承恩的日子,细雨滴落时还要欣赏雨露的滋润。
注释:
字词注释:
- 炬色寒:烛光显得冷清。
- 鲛珠:传说中的鱼珠,形态似珠,寓意珍贵。
- 金莲:指金色的莲花,形容美丽。
- 紫焰:紫色的火焰,象征热情与生命。
- 绝缨:绝缨指绝了的细线,表现孤独无依的状态。
- 承恩日:感恩的日子。
典故解析:
- 汉宫春:指汉代宫廷的春天,象征繁华与美好。
- 楚馆:指楚地的酒馆,代指风流之地,表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申时行(1496-1550),字景升,号白云,明代文学家,擅长诗文,曾任职于朝廷以外的地方,作品多表现对安逸生活的怀念与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对立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烛光与孤寂,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烛泪》是一首通过细腻描写传达深刻情感的诗。全诗以夜晚的烛光为引子,展现了孤独与思索的氛围。第一句“风袭帘帷炬色寒”通过风与烛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感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的句子通过“鲛珠错落泻银盘”的意象,体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但同时也暗含一种易逝的感伤。
在描绘中,诗人用“红绡半湿金莲吐”来映射生命的脆弱与瞬息万变,火焰的消逝与筷子的残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失落。后半部分通过“传蜡汉宫春厌浥,绝缨楚馆夜阑干”展现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寂的无奈。
最后两句“须知归院承恩日,涓滴还将雨露看”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尽管现实无情,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仍在心中。这首诗用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袭帘帷炬色寒:夜风吹动帘子,烛光显得格外寒冷,表现了孤独的情境。
- 鲛珠错落泻银盘:像鲛珠那样美丽的东西错落在银色的盘子上,象征着珍贵的回忆。
- 红绡半湿金莲吐:红色绡缎湿润,像金莲花一样绽放,展现出生命的美。
- 紫焰微销玉箸残:紫色火焰微微熄灭,玉箸也已破损,象征着生活的无常。
- 传蜡汉宫春厌浥:蜡烛在汉宫中传递着春意,但如今却令人厌倦。
- 绝缨楚馆夜阑干:楚地酒馆的栏杆,夜色中显得孤寂无依。
- 须知归院承恩日:要知道,归院的日子是值得感恩的。
- 涓滴还将雨露看:即使细雨滴落,仍要欣赏雨露的滋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鲛珠错落”,比喻珍贵的回忆。
- 拟人:烛光的“寒”,赋予了情感。
- 对仗:如“红绡半湿金莲吐,紫焰微销玉箸残”,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孤独情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光:象征温暖与孤独。
- 鲛珠:象征珍贵与美好回忆。
- 红绡:象征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紫焰:象征热情与生命的消逝。
- 雨露:象征滋润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炬色寒”指的是什么? A. 烛光的温暖
B. 烛光的寒冷
C. 风的冷冽
D. 夜的寂静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鲛珠”象征着_____。
-
判断题: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绝望。 (对/错)
答案:
- B
- 珍贵的回忆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申时行的《烛泪》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展现豪放与壮丽的自然景色。两者都在不同的情境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申时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