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折腰犹作吏,甲乙滥科名。
君已郎官贵,我为山水行。
春云障潍曲,秋月隔沧瀛。
天际孤鸿渺,何时向北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仕途的感慨与对友人的祝福。尽管我屈膝为官,仍然感到无奈,科名滥竽充数。你已经身居高位,而我却只能在山水间游荡。春天的云层遮住了潍水的曲线,秋天的月亮又将我与远方的沧海隔开。天边孤独的鸿雁飞得那么渺小,不知何时才能向北方启程。
注释:
字词注释:
- 折腰:屈膝,指为官或为人服务。
- 甲乙:指科名,代指官职的等级。
- 郎官:指高官,通常指文官。
- 山水行:指游山玩水,隐逸生活。
- 潍曲:潍水的曲折地方。
- 沧瀛:指大海,通常用来形容遥远的地方。
- 孤鸿:孤独的鸿雁。
典故解析:
- 本诗中提到的“孤鸿”常用来象征孤独和漂泊,寓意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应垣(1643-1710),清代诗人,字仲愚,号岫云,晚号陶斋。王应垣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田园,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王应垣在仕途上感到失意之时。他以朋友为寄托,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索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寄家兄春溪》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开头的“折腰犹作吏”表达了诗人屈就于官场的疲惫与无奈,接着通过“甲乙滥科名”指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弊端,显示出对社会的不满。随着诗歌的展开,诗人又将自己的境遇与友人的成功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淡淡的羡慕与自嘲。
“春云障潍曲,秋月隔沧瀛”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春云与秋月的对比,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令人感到一种时光的流逝与无奈。最后以“天际孤鸿渺”结尾,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望出征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的哲思与情感。诗中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情感复杂而深刻,展现了王应垣清新脱俗的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折腰犹作吏:屈膝为官依然要做官。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 甲乙滥科名:科名泛滥,暗指官名的虚假与无效。
- 君已郎官贵:对友人的祝贺,表明其已经高升。
- 我为山水行:自己只愿隐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春云障潍曲:春天的云彩遮住了潍水的曲折,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色。
- 秋月隔沧瀛:秋天的月亮将我与远方的海洋隔开,暗示距离和思念。
- 天际孤鸿渺:天边孤独的鸿雁,象征着漂泊与孤独。
- 何时向北征:对未来的惆怅与向往,渴望能有出征的机会。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云”与“秋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孤鸿象征飘泊的心情。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折腰:象征屈从与无奈。
- 春云、秋月:象征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 孤鸿:象征孤独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应垣的《寄家兄春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祝福与羡慕
B. 愤怒与不满
C. 喜悦与兴奋 -
诗中提到的“孤鸿”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与漂泊
C. 欢乐 -
“春云障潍曲”中的“潍曲”指的是哪里? A. 潍坊
B. 潍水
C. 潍曲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应垣的《寄家兄春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应垣更强调了个人处境的无奈,而王维则更偏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应垣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王应垣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