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乞得残骸久,天涯一秃翁。
瓢分春瓮绿,甑绝太仓红。
短褐便冬暖,长砍乐岁丰。
老腰那可折,步步赖枯筇。
白话文翻译:
请求得到一些残存的遗物已有很久,身处天涯的我如同一个光头的老翁。
大葫芦分装着春天的绿意,锅灶里早已没有了丰盛的红色食物。
短衣裳在冬天也能感到温暖,长杖则让我在丰收的岁月中感到欢乐。
老腰怎么能再折断?每一步都依靠着那根干枯的拐杖。
注释:
- 乞得:请求得到。
- 残骸:残存的遗物或痕迹。
- 秃翁:光头的老翁,形象化的描绘。
- 瓢:盛水的器具,这里指葫芦。
- 甑:一种蒸食的器具。
- 短褐:短衣裳,褐是古代一种粗布。
- 砍乐:用长杖支撑,表示依赖。
- 枯筇:干枯的拐杖。
典故解析:
诗中虽无明显的典故,但“乞得残骸”可理解为对往昔的怀念与追忆,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历经波折,尽显忧国忧民之情,作品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他对人生的思索和对时局的无奈。
诗歌鉴赏:
《闲中书适》是一首深刻而富有情感的作品。诗中,陆游以“乞得残骸久”的开头,直接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生活的感慨。他身处天涯,像是一个孤独的光头老翁,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而“瓢分春瓮绿,甑绝太仓红”,则通过对春天与食物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困顿与单调。短褐与长杖的对比,既表现了他在寒冷中的坚持,也流露出对丰收岁月的向往。最后一句“老腰那可折,步步赖枯筇”,则是他对衰老的接受与对生活的坚韧。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展示了陆游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岁月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乞得残骸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天涯一秃翁:孤独的形象,暗示人生的孤寂。
- 瓢分春瓮绿: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甑绝太仓红:生活的困顿与缺乏。
- 短褐便冬暖:即使物质匮乏,也能找到生活的温暖。
- 长砍乐岁丰:回忆丰收的快乐。
- 老腰那可折:接受衰老的现实。
- 步步赖枯筇:依赖简单的工具,象征生活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秃翁”,形象地表现孤独。
- 对仗:短褐与长砍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生活困顿的反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展现了陆游的坚韧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秃翁:象征孤独和衰老。
- 葫芦与锅灶:象征生活的简单与匮乏。
- 短褐与长杖:分别代表了温暖与依赖,体现了对生活的接受与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乞得残骸久”的意思是: A. 请求得到过去的遗物
B. 忘记过去的事情
C. 感叹时间流逝
D. 追求新的生活 -
诗中的“短褐”代表: A. 温暖的衣物
B. 丰富的食物
C. 贫穷的生活
D. 快乐的时光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闲中书适》与杜甫的《登高》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时光的思索。陆游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生活的困顿,而杜甫则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这两首诗在风格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思。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