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偶成》

时间: 2025-01-01 14:03:42

城南城北紫游缰,尽日闲行看似忙。

刺水离离葛叶短,连村漠漠豆花香。

夕阳有信催残角,春草无情上缭墙。

我亦人间倦游者,长吟聊复怆兴亡。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马上偶成

作者: 陆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城南城北紫游缰,
尽日闲行看似忙。
刺水离离葛叶短,
连村漠漠豆花香。
夕阳有信催残角,
春草无情上缭墙。
我亦人间倦游者,
长吟聊复怆兴亡。


白话文翻译:

在城南和城北骑马游玩,
整天看似闲逛却似乎很忙。
刺水边的葛叶稀疏而短小,
连绵的村庄散发着豆花的香气。
夕阳的余晖催促着残破的号角,
春草无情地攀上了围墙。
我也是人世间的游子,感到疲倦,
长吟之中不禁感慨兴亡的悲凉。


注释:

  • 紫游缰:指紫色的缰绳,象征优雅的骑马游玩。
  • 刺水:指水边,葛叶生长的地方。
  • 豆花香:春季豆花盛开,散发清香。
  • 夕阳有信催残角:夕阳的光辉似乎在催促着落幕的号角声。
  • 春草无情:春天的草生长茂盛,毫不留情地攀附在墙上。

典故解析:

  • “兴亡”可以理解为历史的变迁与个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风豪放、清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和爱国诗。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诗歌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马上偶成》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与金朝对峙的时期,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国家兴亡的思考。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虽游历于城市之间,但心中对历史和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马上偶成》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体现了陆游在游历中的观察与思索。诗的开头描绘了诗人骑马游玩的情景,尽管看似闲适,实则内心却充满了对世事的关注与思考。通过“刺水离离葛叶短”和“连村漠漠豆花香”两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同时又暗含着对短暂生命的无奈。

接下来的“夕阳有信催残角”一句,夕阳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隐喻着人生的终结。诗人通过夕阳的景象,感受到了一种压迫感,催促着他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而“春草无情上缭墙”则是对生命无情流逝的感叹,春草的生长是无情的,但也正是自然的法则。

最后,诗人自称“倦游者”,将自己的处境与感受与历史的兴亡相联系,表达了一种疲惫与无奈。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体现了陆游对生命、历史、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诗风清新而又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历史的感慨,显示出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邃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城南城北紫游缰:描绘诗人骑马游玩于城市之间,色彩鲜明的缰绳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
  2. 尽日闲行看似忙:表面上看似悠闲,实际上心中却思绪万千,反映了内心的矛盾。
  3. 刺水离离葛叶短: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4. 连村漠漠豆花香:村庄的豆花香气弥漫,表现春天的繁荣。
  5. 夕阳有信催残角:夕阳的光辉催促着黄昏的到来,暗示人生的无常。
  6. 春草无情上缭墙:春草的生长表现出生命的力量与无情。
  7. 我亦人间倦游者:自我定位,感到疲惫与无奈。
  8. 长吟聊复怆兴亡:吟唱中感慨历史的兴亡,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城南城北”与“尽日闲行”,形成平衡的对称结构。
  • 拟人:如“春草无情”,赋予草生长的无情性,增强情感的表现。
  • 比喻:夕阳催促残角,暗喻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出一种游子的疲惫与感慨,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的结合,展现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游缰:象征优雅与闲适的生活。
  • 豆花香:春天的气息,象征生机与美好。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 春草:象征生命的无情与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夕阳”象征的主要意思是?

    • A. 生命的美好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和谐
    • D. 国家繁荣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豆花香”主要表现了__的气息。

  3. 判断题: 诗人通过“我亦人间倦游者”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错)


答案:

  1. B. 时间的流逝
  2.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陆游的《马上偶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更注重历史的感慨,王维则强调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