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宋尚书山居十五咏·东斋》

时间: 2025-01-14 04:22:21

佳木扶疏漏晓暾,书床留得夜来云。

幽经谈尽无功课,自理东窗芝术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木扶疏漏晓暾,
书床留得夜来云。
幽经谈尽无功课,自理东窗芝术熏。

白话文翻译:

美丽的树木茂盛繁密,晨光透过树叶洒落进来;
书桌上留存着昨夜的云彩。
与友人聊尽了学问,却没有什么实际的功课;
我则在东窗下自得其乐,静心修习香草的技艺。

注释:

  • 佳木:美好的树木,指的是生长茂盛的树木。
  • 扶疏: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枝叶繁茂。
  • 漏晓暾:晨光透过树叶洒落。
  • 书床:书桌,读书的地方。
  • 幽经:指高深的经典,或是指与友人讨论的内容。
  • 自理:自己处理、修习。
  • 东窗:指东面的窗户,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芝术:指香草的种植和栽培技艺。

典故解析:

“幽经谈尽无功课”:古代士人常常聚会谈论经典,追求学问的深度与广度,然而在诗中却暗含对学问的反思,强调与其追求高深的理论,不如实际修习实用的技艺。“自理东窗芝术熏”则呈现了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字景山,号南山,生于1120年,卒年不详。他以诗、词、文闻名,是南宋重要的文学家之一。方岳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创作背景:该首诗写于方岳隐居的东斋,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及其内心的平和。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往往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的纷争,方岳的这首诗正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中的“佳木扶疏漏晓暾”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好,更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宁静与和谐。晨曦透过茂盛的树木洒落,给人一种清新而温暖的感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诗人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

“书床留得夜来云”一句则引入了诗人的读书生活。夜晚的云彩仿佛是他思考与学习的见证,虽有云雾缭绕,却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向往。接下来的“幽经谈尽无功课”,则是诗人对学问的反思,虽然与友人探讨了经典,但却未能实际获得真知灼见,显示出一种淡淡的无奈。这种无功而返的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最后一句“自理东窗芝术熏”则为全诗的情感基调找到了归宿。诗人在东窗下自得其乐,专注于香草的栽培,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满足与热爱。这种自我修炼的精神,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方岳作为一位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佳木扶疏漏晓暾”:描绘早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美景,传达出清新自然的气息。
    • “书床留得夜来云”:书桌上残留的云彩,暗示夜晚的思考与学习,反映出诗人追求知识的态度。
    • “幽经谈尽无功课”:与友人谈论经典,却感到无所获,体现了对知识的反思。
    • “自理东窗芝术熏”:在东窗下自我修习,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树木与知识进行对比,强调自然与知识的交融。
    • 拟人:将夜来云比作书桌的装点,赋予云彩以情感。
    • 对仗:诗中前两句描绘自然,后两句反映内心,形成鲜明对比。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书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反思,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习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佳木:象征生命力、希望与自然的美好。
  • 书床:代表知识的追求与学问的积累。
  • :象征思考与反思的过程,体现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 东窗:象征光明与希望,反映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佳木扶疏漏晓暾”中的“扶疏”指的是: A. 树木茂盛
    B. 树木稀少
    C. 树木枯萎

  2. 诗人对知识的态度是: A. 不屑一顾
    B. 追求深入
    C. 反思无果

  3. “自理东窗芝术熏”中的“芝术”指的是: A. 书法
    B. 香草的栽培
    C. 诗词创作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方岳的《东斋》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前者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习,后者则强调归隐田园的洒脱与自然的和谐。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前者更显内敛,后者更显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岳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