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赵阁学饷蝤蛑酒春螺)
作者: 方岳 〔宋代〕
半壳含潮带靥香。
双螯嚼雪迸脐黄。
芦花洲渚夜来霜。
短棹秋江清到底,
长头春瓮醉为乡。
风流不枉与诗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醉人的春日夜晚,诗人品尝着带有潮香的蝤蛑,双螯嚼着雪白的肉,迸发出脐黄的美味。芦苇花的洲渚在夜晚遭遇霜降,秋江的水清澈见底,短小的船桨轻轻荡漾,诗人沉醉于春天的酒中,仿佛回到了故乡。纵使风流快意,也绝不枉费与诗酒同欢的时光。
注释:
- 半壳:指未完全剥离的蟹壳,形容蝤蛑的外形。
- 靥香:靥,指脸颊的酒窝,这里比喻美味的香气。
- 双螯:指蝤蛑的两只钳子,形容其肉质鲜美。
- 脐黄:指蝤蛑的肚子部分(脐)的黄色肉。
- 芦花洲渚:指长满芦苇的水边小洲,渚是小岛或小洲的意思。
- 短棹:小船的桨,形容江面平静。
- 春瓮:指春天的酒坛,象征着美酒。
- 风流:指诗酒相伴的快意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生活在宋代,是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词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是在一个春天的夜晚创作的,诗人可能是在与友人欢聚时,品尝美食美酒,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方岳的《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欢愉。诗的开头“半壳含潮带靥香”,生动地描绘出眼前美食的诱惑,仿佛让人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那清新的潮香。接下来的“双螯嚼雪迸脐黄”,则将美味的细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垂涎欲滴。
“芦花洲渚夜来霜”一句则将场景的氛围转为静谧,夜晚的霜降让人感受到了一丝凉意,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境界。此时,诗人又以“短棹秋江清到底”来描绘水面之清澈,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简单与纯净。
最后两句“长头春瓮醉为乡,风流不枉与诗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酒乡的追求,更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欢乐,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享受。整首诗透过对美食和美酒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壳含潮带靥香:描绘了新鲜的蝤蛑,带有海水的清香,唤起食欲。
- 双螯嚼雪迸脐黄:细腻描述了蝤蛑的肉质,强调其鲜美。
- 芦花洲渚夜来霜:营造出秋夜的氛围,增添了一丝清冷。
- 短棹秋江清到底:描绘江面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长头春瓮醉为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春酒的陶醉。
- 风流不枉与诗尝:总结人生的快意与诗酒的乐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靥香”来形容美食的香气,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春瓮与醉意结合,表现了诗人与酒的亲密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友情和生活享受的赞美,表现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蝤蛑:象征着春天的美味与自然的馈赠。
- 芦花:象征着宁静与自然之美,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春瓮: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酒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蝤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蟹
C. 一种贝类
D. 一种蔬菜 -
“短棹秋江清到底”中的“短棹”指的是什么? A. 船
B. 桨
C. 河流
D. 岸边 -
诗中提到的“风流不枉”是什么意思? A. 生活无趣
B. 享受生活的快意
C. 对人生的无奈
D. 诗酒无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春日偶成》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酒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孤独与豪情。
- 苏轼《水调歌头》:表现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哲学的思考,风格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