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古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8:37: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吹大河,河水如倒流。
河洲尘沙起,有若黄云浮。
赪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
野老泣相语,无地可荫休。
翰林有客卿,独负苍生忧。
中夜起踯躅,思欲献厥谋。
君门峻且深,踠足空夷犹。
白话文翻译
东风吹拂着大河,河水仿佛逆流而上。
河洲上的尘沙飞扬,宛如黄云在空中漂浮。
红霞映照着广阔的沼泽,耀眼的光辉照射着高高的山丘。
田野中的老人们相互倾诉,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休息荫凉。
翰林院中有位客卿,独自承受着苍生的忧虑。
半夜起身徘徊,心中思索着想要献上的谋略。
君王的门庭高深,我却在门前徘徊,感觉空荡无依。
注释
字词注释:
- 赪霞:红色的云霞。
- 洪曜:光辉灿烂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的明亮。
- 野老:田野中的老人。
- 翰林:指翰林院,是古代的一个学术机构,聚集了许多才子。
- 客卿:外来的高官或学者。
-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翰林”与“客卿”是古代文化和官制中的重要角色,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政治的关注与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光羲(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常关注社会民生和政治时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政治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现状,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效古二首 其二》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深刻社会关怀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描写东风和河水逆流的景象,营造了一种不安定的气氛,象征着社会动荡与不安。接着,尘沙飞扬如黄云,意象的选择极具表现力,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悲哀。
而后,诗人转向了社会的现实,描述了田野中的老人无处可栖的困境,表现出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关心。接下来的诗句则刻画出翰林客卿的孤独与忧虑,揭示了士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忧虑。最后,诗人在夜晚的踯躅中,表达了对献策的渴望,但又因为君王的高深难以靠近而感到无奈和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世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风吹大河:描绘春风的气息,暗示生命的复苏。
- 河水如倒流:暗喻社会动荡,表面上的安宁与内心的不安形成对比。
- 河洲尘沙起:尘沙飞扬,表现出不安定的环境。
- 有若黄云浮:形象地描绘出尘沙的景象,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
- 赪霞烧广泽:红霞映照,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洪曜赫高丘:高耸的丘陵被光辉照耀,象征着权力的光辉。
- 野老泣相语:田野中的老人相互倾诉,表现出对困境的无奈。
- 无地可荫休:反映出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
- 翰林有客卿:引入士人的角色,表现出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 独负苍生忧:表现出士人对国家及人民的深切忧虑。
- 中夜起踯躅:夜间的徘徊,象征着思考与迷茫。
- 思欲献厥谋:表达出对国家的关心与个人的无力感。
- 君门峻且深:形容君王的威严与高深。
- 踠足空夷犹:在门前徘徊,却感到无所适从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水比作倒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社会的混乱。
- 对仗:如“赪霞烧广泽,洪曜赫高丘”,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士人的责任感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河水:代表社会的流动与变化。
- 尘沙:象征着动荡与困扰。
- 赪霞:代表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 野老: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 翰林:代表知识分子的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东风吹大河”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收获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夏天的炎热
-
“翰林有客卿”中的“客卿”指的是?
- A. 外来的高官或学者
- B. 官僚
- C. 农民
- D. 商人
-
诗中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的何种情感?
- A. 同情
- B. 蔑视
- C. 无所谓
- D. 冷漠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但杜甫的笔触更加沉重,关注的是战争带来的苦难;而储光羲则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更为细腻的忧虑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的社会责任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