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其九》

时间: 2024-12-29 16:48:54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

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

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

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空山暮雨来,众鸟竟栖息。
斯须照夕阳,双双复抚翼。
我念天时好,东田有稼穑。
浮云蔽川原,新流集沟洫。
裴回顾衡宇,僮仆邀我食。
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黄昏时分,山中细雨纷纷而降,鸟儿们都在此时栖息下来。很快,夕阳照耀着大地,鸟儿们又双双地拍打着翅膀。我想起天气很好,东边的田地里正忙着收割稻谷。浮云遮住了川原,新的溪水汇集在沟渠里。我回头望向自己的房子,仆人邀请我一起吃饭。躺在床上翻看书籍,睡着后又在梦中看见织布的场景。想象中,夜半时分,听见那在煮药的声音,咕咕作响。

注释:

  • 空山:指幽静的山林。
  • 暮雨:傍晚时的细雨。
  • :竟然,表示意外的结果。
  • 斯须:片刻,瞬间。
  • 抚翼:拍打翅膀的动作。
  • 稼穑:农作物的收获,指农业。
  • 浮云:天空中的云彩。
  • :遮蔽,遮盖。
  • 裴回:回头、转身的动作。
  • 僮仆:仆人。
  • 卧览:躺着看。
  • 机中织:指织布机在织布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光羲,字光远,号素庵,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和七言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诗人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隐逸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的乡村黄昏画面。诗的开头以“空山暮雨”引入,营造了一种清幽的氛围,接着描写了鸟儿在雨中栖息的情景,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夕阳的照射和鸟儿的翅膀拍打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动感。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回忆起丰收的田野,浮云和溪水的描写更是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则描绘了诗人休息时的静谧生活,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和安详。诗中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描写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山暮雨来:描绘了山中傍晚时分的细雨,营造出孤寂的环境。
  2. 众鸟竟栖息:鸟儿在雨中栖息,暗示自然的和谐。
  3. 斯须照夕阳:瞬间夕阳照射,时间的流逝感显现。
  4. 双双复抚翼:鸟儿再次振翅,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5. 我念天时好:诗人感叹天时美好。
  6. 东田有稼穑:东边的田地丰收,表现出农业的富饶。
  7. 浮云蔽川原:浮云遮住了视线,增加了一种朦胧的美感。
  8. 新流集沟洫:新水汇集,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9. 裴回顾衡宇:回望自己的家,表达归属感。
  10. 僮仆邀我食:仆人邀请共餐,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11. 卧览床头书:躺在床上看书,表现出闲适的生活。
  12. 睡看机中织:梦中看到织布的情景,象征着生活的繁忙。
  13. 想见明膏煎:夜半听见药煎的声音,暗示着生活的细微与真实。

修辞手法:整首诗运用了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和谐。

主题思想:诗的主题在于表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山:象征宁静、孤独的环境。
  • 暮雨:象征柔和、细腻的气候变化。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
  • 稼穑:象征丰收和希望。
  • 浮云:象征变化和不定。
  • 衡宇:象征归属和安全感。
  • 床头书:象征文化和内心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空山”指的是: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山林
    C. 繁华的集市
    D. 旷野

  2. “我念天时好”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的变化
    B. 生活的烦恼
    C. 天气的好坏
    D. 田野的丰收

答案

  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自然的宁静,但更侧重于秋天的萧瑟与孤独;而储光羲的这首则表现出一种丰收与和谐的气氛,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文人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