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恨别
作者: 杜甫 〔唐代〕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白话文翻译:
洛阳城一别,已相隔四千里;
胡人骑兵长驱直入,已经五六年。
草木已变得衰败,行军在剑外,
战火阻隔了我在老江边的归途。
在清冷的月光下,我站着思念家乡;
在白天,我躺着看云,思念弟弟。
听说河阳已经接近敌军,我的朋友司徒急忙出征,准备打破幽燕的威胁。
注释:
字词注释:
- 洛城:指洛阳,唐代的都城。
- 胡骑:指胡人骑兵,暗指外族入侵。
- 草木变衰:草木因战乱而枯萎,反映战乱的影响。
- 兵戈:指战争、武器。
- 老江边:指长江的边上,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
- 步月:在月光下走,营造出思念的氛围。
- 乘胜:乘胜追击,指趁胜攻击敌人。
- 幽燕:指历史上的燕国,代表敌人。
典故解析:
诗中的“胡骑”指的是外族的侵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河阳”则是指战场,诗人在提到河阳时,暗示着当时战事的紧急和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关注民生疾苦,表达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战乱中流离失所,身心俱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无奈。
诗歌鉴赏:
《恨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战乱的痛苦。开头两联描绘了杜甫与洛阳的分别,四千里的距离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的隔阂。随着外族的侵扰,草木的衰败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诗人对“剑外”的行军生活感到无比辛酸。接下来的两联中,诗人通过“步月”和“看云”的画面,表达了他在寂静夜晚中的思乡情怀和对亲弟的思念。最后两句则转向战事,提到河阳的战斗,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士兵的支持。这首诗在情感上是复杂的,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体现出杜甫作为“诗史”的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城一别四千里:表达了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强调分离的痛苦。
- 胡骑长驱五六年:外族骑兵的入侵,使得战乱持续,展现了国家的动荡不安。
- 草木变衰行剑外:草木因战乱而衰败,营造了悲惨的战争景象。
- 兵戈阻绝老江边:战争使得回归故乡的道路被切断,表达了无奈与绝望。
- 思家步月清宵立:在月光下思念家乡,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忆弟看云白日眠:白天在云下沉思,体现思念的深沉。
- 闻道河阳近乘胜:提及战事,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
- 司徒急为破幽燕:最后一句显示出对国家大事的参与感,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修辞手法:
- 对比:月夜与白日的对比,表现不同时间下的思念情感。
- 意象:草木、剑外、江边等意象,渲染出战争带来的荒凉与思乡的愁苦。
- 排比:最后两句通过并列,突显出紧迫的战事与诗人的关心。
主题思想:
《恨别》通过对个人思乡情感和国家战乱的描绘,反映了杜甫对家庭、兄弟和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忧虑,展现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城:象征着故乡与亲情。
- 草木:代表自然的衰败与战争的影响。
- 月:象征思念与孤独。
- 云:暗示思绪的飘渺与难以捉摸。
- 兵戈:代表战争与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洛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长安
B. 洛阳
C. 杭州
D. 成都 -
诗中提到的“胡骑”指的是哪个群体?
A. 汉族士兵
B. 外族骑兵
C. 商人
D. 农民 -
诗中“思家步月”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战争的喜悦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之苦。
- 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杜甫的《恨别》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思念之情,但前者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苦痛,而后者则侧重于对友人的祝福与离别的感伤。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到位,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体现了各自的风格特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