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普照寺怀古效山谷体》

时间: 2025-01-04 06:59:10

普照寺前尘不嚣,将军舍宅开堂坳。

丛林郁郁青天高,公权健笔碑亭牢。

当年寺富佛亦豪,上方钟鼓无暮朝。

撞檐铁马声喧呶,媚佛求福纷牛毛。

劫灰飞荡山寂寥,鹿女踯躅狙公号。

阴房圯树生木妖,佛火无光山鬼骄。

世尊潦倒沙弥逃,莲花高座长蓬蒿。

腹脐剥落鼪鼯巢,霜零露渍风萧骚。

行脚不见僧打包,募化无人输金刀。

冷处谁肯纸钱烧,广生宫刹风景饶。

头陀兀秃紫衣飘,士女杂遝相招邀。

庄严缨络七宝翘,咫尺对望分壤霄。

空门亦苦炎凉遭,何况人间富贵交。

得势失势如风潮,安得龙公白丝袍,迎取钦老诛菅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普照寺怀古效山谷体》

郭仪霄 〔清代〕

普照寺前尘不嚣,将军舍宅开堂坳。
丛林郁郁青天高,公权健笔碑亭牢。
当年寺富佛亦豪,上方钟鼓无暮朝。
撞檐铁马声喧呶,媚佛求福纷牛毛。
劫灰飞荡山寂寥,鹿女踯躅狙公号。
阴房圯树生木妖,佛火无光山鬼骄。
世尊潦倒沙弥逃,莲花高座长蓬蒿。
腹脐剥落鼪鼯巢,霜零露渍风萧骚。
行脚不见僧打包,募化无人输金刀。
冷处谁肯纸钱烧,广生宫刹风景饶。
头陀兀秃紫衣飘,士女杂遝相招邀。
庄严缨络七宝翘,咫尺对望分壤霄。
空门亦苦炎凉遭,何况人间富贵交。
得势失势如风潮,安得龙公白丝袍,
迎取钦老诛菅茅。

白话文翻译

普照寺前幽静无嚣,昔日将军的宅邸在此开阔。
丛林深厚,青天高远,公权力的碑亭依旧巍峨。
当年寺庙富丽堂皇,钟鼓声声伴晨昏。
撞檐铁马声响彻,求佛的香火如牛毛般纷纷。
劫灰飞扬,山中寂寥,鹿女踯躅,狙公呼号。
阴暗处的枯树生出木妖,佛火无光山鬼傲然。
世尊潦倒,沙弥已逃,莲花高座长满蓬蒿。
腹脐剥落,鼪鼯的巢穴,霜零露湿,风声萧索。
行脚僧人无处打包,募化无人,金刀无缘输送。
冷清之处,谁愿意烧纸钱,广生宫刹风景如故。
头陀秃头紫袍飘动,士女们混杂在一起招呼。
庄严的缨络,七宝辉煌,咫尺相望却分隔两岸。
空门也遭受炎凉,何况人间的富贵交替。
得势失势如风潮,何时能得龙公的白丝袍,
迎取钦老,剿除菅茅。

注释

  • 普照寺:寺庙名称,意指光明普照,象征佛教的教义。
  • 将军舍宅:指历史上将军的居所,反映了曾经的繁华。
  • 丛林郁郁:形容寺前的树林茂密,景致宜人。
  • 公权健笔:暗指权力与政治的影响力。
  • 佛火无光:佛教的信仰与现实的失落形成对比。
  • 头陀:出家修行者,通常指佛教僧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仪霄,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普照寺怀古效山谷体》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借用普照寺的景象,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普照寺的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化。诗人在开头以“尘不嚣”引出寺庙的宁静,接着描绘了曾经的繁荣与如今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反复提到“佛”,不仅是对宗教信仰的呼唤,更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人间财富的思考。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丛林、钟鼓、铁马等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寺庙图景,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繁华与虚无。特别是“世尊潦倒沙弥逃”、“得势失势如风潮”等句,直白地道出了人间的无常与苦楚。整首诗在音韵上也展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语言的韵律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普照寺前尘不嚣:描绘出寺庙前的宁静环境,暗示了与尘世喧嚣的对比。
  2. 将军舍宅开堂坳:提到历史上的将军宅邸,带出历史的厚重感。
  3. 丛林郁郁青天高:描绘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清新与幽静的氛围。
  4. 公权健笔碑亭牢:暗示权力与历史的交织,碑亭的坚固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5. 当年寺富佛亦豪:回忆寺庙的辉煌,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6. 撞檐铁马声喧呶:铁马撞檐声响,形成一种热闹的氛围。
  7. 媚佛求福纷牛毛:比喻信徒们对佛的崇拜与求福愿望的纷繁。
  8. 劫灰飞荡山寂寥:劫难之后,山中一片寂静,反映出历史的沉重。
  9. 鹿女踯躅狙公号:描绘自然景象,带出一种幽怨的情感。
  10. 阴房圯树生木妖:阴暗处的树木象征着不祥的东西。
  11. 佛火无光山鬼骄:佛教的光辉消散,山中的鬼怪显得骄傲。
  12. 世尊潦倒沙弥逃:世尊的地位下滑,沙弥的逃离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
  13. 莲花高座长蓬蒿:莲花高座被蓬蒿覆盖,暗示着佛教的衰落。
  14. 腹脐剥落鼪鼯巢: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15. 霜零露渍风萧骚:自然界的寒冷与荒凉,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16. 行脚不见僧打包:行脚僧人无处可去,表现出对佛教信仰的困惑。
  17. 募化无人输金刀:募化无人,表明信仰的冷淡与现实的无奈。
  18. 冷处谁肯纸钱烧:在冷清的地方,没人愿意烧纸钱,反映出人心的淡漠。
  19. 广生宫刹风景饶:尽管风景如故,但人心已变。
  20. 头陀兀秃紫衣飘:头陀的形象,展现出一种出世的精神。
  21. 士女杂遝相招邀:士女们聚集,表现出一种社会的混杂。
  22. 庄严缨络七宝翘:描绘华丽的装饰,反映出一种表面的繁华。
  23. 咫尺对望分壤霄:相隔不远却有天壤之别,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24. 空门亦苦炎凉遭:即使是空门也遭受世间的冷落。
  25. 何况人间富贵交:更何况人间的富贵与交替。
  26. 得势失势如风潮:权势的得失如潮水般起伏。
  27. 安得龙公白丝袍:渴望得到尊贵的身份与地位。
  28. 迎取钦老诛菅茅:希望能够迎接尊者,铲除世俗的杂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如“冷处谁肯纸钱烧,广生宫刹风景饶”。
  • 比喻:通过比喻将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无奈结合起来,如“得势失势如风潮”。
  • 拟人:通过“佛火无光山鬼骄”等句,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人间浮华的失望与对精神信仰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普照寺的描绘,反映出人世间的无常与苦楚,展现出一种对往日辉煌的怀念与对现世冷漠的哀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普照寺:象征着信仰与精神的寄托。
  • 丛林:自然的宁静与隐秘。
  • 钟鼓:宗教的声音,代表着信仰的存在。
  • 鹿女:自然的生灵,带有诗意与神秘感。
  • 莲花:佛教的象征,代表着纯洁与高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普照寺”象征着什么?

    • A. 喧嚣的城市
    • B. 纯净的信仰
    • C. 富贵的权势
  2. 诗中提到“世尊潦倒”,这反映了什么?

    • A. 佛教的光辉
    • B. 信仰的衰落
    • C. 人间的富贵
  3. “得势失势如风潮”中的“风潮”比喻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权势的起伏
    • C. 人间的繁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反思人生。
  • 李白《庐山谣》:展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悟。

诗词对比

王维《鹿柴》 vs 郭仪霄《游普照寺怀古效山谷体》
两首诗均以自然景观为背景,前者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后者则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对信仰与人世的思考。郭仪霄的作品更为沉重,反映出对逝去辉煌的深刻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与文化》

相关诗句

普照寺前尘不嚣,将军舍宅开堂坳。下一句是什么

丛林郁郁青天高,公权健笔碑亭牢。上一句是什么

丛林郁郁青天高,公权健笔碑亭牢。下一句是什么

当年寺富佛亦豪,上方钟鼓无暮朝。上一句是什么

当年寺富佛亦豪,上方钟鼓无暮朝。下一句是什么

撞檐铁马声喧呶,媚佛求福纷牛毛。上一句是什么

撞檐铁马声喧呶,媚佛求福纷牛毛。下一句是什么

劫灰飞荡山寂寥,鹿女踯躅狙公号。上一句是什么

劫灰飞荡山寂寥,鹿女踯躅狙公号。下一句是什么

阴房圯树生木妖,佛火无光山鬼骄。上一句是什么

阴房圯树生木妖,佛火无光山鬼骄。下一句是什么

世尊潦倒沙弥逃,莲花高座长蓬蒿。上一句是什么

世尊潦倒沙弥逃,莲花高座长蓬蒿。下一句是什么

腹脐剥落鼪鼯巢,霜零露渍风萧骚。上一句是什么

腹脐剥落鼪鼯巢,霜零露渍风萧骚。下一句是什么

行脚不见僧打包,募化无人输金刀。上一句是什么

行脚不见僧打包,募化无人输金刀。下一句是什么

冷处谁肯纸钱烧,广生宫刹风景饶。上一句是什么

普照寺前尘不嚣,下一句是什么

将军舍宅开堂坳。上一句是什么

将军舍宅开堂坳。下一句是什么

丛林郁郁青天高,上一句是什么

丛林郁郁青天高,下一句是什么

公权健笔碑亭牢。上一句是什么

公权健笔碑亭牢。下一句是什么

当年寺富佛亦豪,上一句是什么

当年寺富佛亦豪,下一句是什么

上方钟鼓无暮朝。上一句是什么

上方钟鼓无暮朝。下一句是什么

撞檐铁马声喧呶,上一句是什么

撞檐铁马声喧呶,下一句是什么

媚佛求福纷牛毛。上一句是什么

媚佛求福纷牛毛。下一句是什么

劫灰飞荡山寂寥,上一句是什么

劫灰飞荡山寂寥,下一句是什么

鹿女踯躅狙公号。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