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所。门外冷云堆浦。竹里江梅寒未吐。茅屋疏疏雨。谁遣愁来如许。小立野塘官渡。手种凌霄今在否。柳浪迷烟渚。
白话文翻译:
在哪里呢?门外冷冷的云彩堆积在水边。竹林里的江梅还没有开花。茅草屋稀稀落落的雨水。是谁让我的愁绪像这样深重?我站在野塘的官渡旁。手种的凌霄花,现在还在吗?柳浪迷漫的烟雾涌动在水边。
注释:
- 何处所:询问地点,意为“在哪里”。
- 门外冷云堆浦:门外的云彩冷冷地堆积在水边。
- 竹里江梅寒未吐:竹林中江边的梅花还没有开花,体现寒冷。
- 茅屋疏疏雨:茅屋上稀稀落落的雨水,形象而生动。
- 谁遣愁来如许:不知道是谁让我的愁绪如此沉重。
- 小立野塘官渡:我在野塘的官渡旁小小地站着。
- 手种凌霄今在否:我亲手种的凌霄花,现在还在吗?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柳浪迷烟渚:柳树的波浪和烟雾迷离于小水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庠,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对故居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深情回忆,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谒金门(怀故居作)》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抒情诗,整首诗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思索。诗的开头以“何处所”引入,带有疑问的语气,激起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描绘了门外的冷云、竹林中的梅花和雨中的茅屋,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凄凉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冷云”、“寒未吐”这样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氛围和内心的孤寂。
“谁遣愁来如许”一句,直白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无奈,似乎在质问生活的苦楚。接下来的“小立野塘官渡”,则描绘了诗人情境的具象,展现了他在特定地点的思考与感慨。最后,提到“手种凌霄今在否”,不仅是对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的关心,更是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彷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所:引导读者思考身处何地,带有寻觅的情感。
- 门外冷云堆浦:描绘门外的景象,冷云与水面相映成趣,传达出一种寂寥的气氛。
- 竹里江梅寒未吐:强调寒冷,梅花未开,象征着生活的困顿与希望的未现。
- 茅屋疏疏雨:描写落雨的情景,给人一种孤独与荒凉的感觉。
- 谁遣愁来如许: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忧郁,情感的强烈与无奈。
- 小立野塘官渡:位置的具体化,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 手种凌霄今在否:对自己种植的植物的关切,象征着对往昔的怀念。
- 柳浪迷烟渚:最后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朦胧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冷云”象征孤独。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手种凌霄今在否”,形成句式的整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思索,蕴含着对过去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云:象征孤独与寂寞。
- 竹里江梅:象征清雅与希望。
- 茅屋雨:体现生活的艰辛与朴素。
- 凌霄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怀念。
- 柳浪迷烟:展现自然的迷人景色与虚幻的思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冷云”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
- B. 孤独
- C. 欢乐
-
“手种凌霄今在否”中,诗人对凌霄花的感情是:
- A. 忘记
- B. 怀念
- C. 嫉妒
-
“何处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 A. 欢快
- B. 迷茫
- C. 确定
答案:
- B. 孤独
- B. 怀念
- B. 迷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苏庠的情感更为细腻,描绘的自然意象更具画面感。而李白则通过简洁的语言直接表达思乡之情,意象更为抽象。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