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

时间: 2025-01-19 17:40:55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杨
许浑

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杨氏朋友的送别情感。诗中提到雁门(指北方)遥远归去,年老的僧人已脱下袈裟,表示对世俗的放下;在萧寺不再做客,曹溪则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绿色的千年古树和四季常开的黄槿花象征着自然的永恒。而离别的怨恨似乎是无限的,诗的最后一句写到桂花树下的水流斜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伤。

注释:

  • 雁门:指雁门关,位于今山西省,是古代北方的一个重要关口。
  • 袈裟:佛教僧侣所穿的法衣,脱下袈裟暗示放下世俗的生活。
  • 萧寺:指幽静的寺庙。
  • 曹溪:指广东的曹溪,因禅宗六祖慧能而著名,是灵隐寺的发源地。
  • 绿琪千岁树:指长青树,象征长寿和坚固。
  • 黄槿:一种四季开花的植物,象征美好和长久。

典故解析:

  • 雁门曹溪:两个地名的使用,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 桂水斜:桂花树下的水流,寓意着离别后的思念与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浑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色,以及离别、友情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与友人分离时的感伤和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伤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的“雁门归去远”就以其广阔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遥远与无奈,接着“垂老脱袈裟”,则引入了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提到的“萧寺”和“曹溪”不仅是地理的坐标,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安宁。而“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则通过对植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脆弱之间的对比。最后一句“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离别之后的无尽思念与愁苦,水流斜斜,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雁门归去远:远方的雁门,指北方的归路遥远,暗示了离别的距离。
    2. 垂老脱袈裟:年老的僧侣已经放下了佛教的束缚,传达出对世俗的超脱。
    3. 萧寺休为客:在萧条的寺庙中不再做客,体现了内心的孤独。
    4. 曹溪便寄家:曹溪成为心灵的寄托,隐喻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5. 绿琪千岁树:长青树象征着长久的友谊。
    6. 黄槿四时花:四季开花的黄槿,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持续。
    7. 别怨应无限:离别的怨恨似乎没有尽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8. 门前桂水斜:桂花树下的水流倾斜,暗示着思念的流淌与无尽。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运用对仗工整,增强诗意。
    • 意象:如“桂水斜”,通过意象传达情感,营造氛围。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离别的哀愁,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雁门: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袈裟:代表着放下与超脱。
  • 萧寺:隐喻孤独与宁静。
  • 曹溪:象征心灵的归宿。
  • 绿琪、黄槿:象征自然的永恒与生命的美好。
  • 桂水:代表思念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雁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归乡
    • B. 离别
    • C. 旅行
    • D. 安宁
  2. 诗中提到的“曹溪”是指哪里的地方?

    • A. 四川
    • B. 广东
    • C. 山西
    • D. 西藏
  3. “别怨应无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心
    • B. 喜悦
    • C. 无奈
    •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送杨》: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兄弟情深,而后者则更强调朋友间的思念。
  • 解析:杜甫的诗通过月夜的意象加强了孤独感,而许浑的诗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