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04 07:29:08

等闲莫望天涯路,知有归期。

休问归期。

盼到归时意转迷。

从教收拾闲愁起,听雨窗西。

剪烛窗西。

茗碗商量事亦希。

意思解释

采桑子

作者: 汤国梨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等闲莫望天涯路,知有归期。
休问归期。盼到归时意转迷。
从教收拾闲愁起,听雨窗西。
剪烛窗西。茗碗商量事亦希。

白话文翻译:

别轻易去向远方的旅途期望,因为你要知道归来的日子。
不要去询问归期。等到归来的时候,心中反而会更加迷惘。
即使让那些闲愁重新滋生,我也愿在窗边听雨声。
在窗边剪烛光。也希望围坐在茶碗旁商量些事情。

注释:

  • 等闲: 随便;轻易。
  • 莫望: 不要期待。
  • 天涯路: 远方的旅途。
  • 归期: 回来的时间。
  • 意转迷: 心情反而更加迷惑。
  • 闲愁: 无聊的忧愁。
  • 窗西: 窗户的西侧。
  • 茗碗: 茶碗。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各种意象如“窗西”、“剪烛”等,皆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描写孤独和思念的元素,反映了诗人对归来的渴望与内心的迷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国梨,现代诗人,作品多以传统诗词形式反映现代人的情感与思考。他的诗作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具有深刻的内涵与广泛的共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现代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和对内心迷惘的思索。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归属感受到挑战,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诗歌鉴赏:

《采桑子》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内涵,通过对归期的反复强调,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人以“等闲莫望天涯路”开篇,直接点明主题,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去追寻远方,而应珍惜眼前。在每一个抒情的句子中,诗人都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内心的感受,如“听雨窗西”和“茗碗商量事”,使得情感更加深邃。在诗的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共聚一堂,一同商量未来的事情,反映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这首诗不仅是个人心境的流露,更是对生活中归属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与迷惘,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的不安与对归属的渴望。
    • 第三、四句描绘了在窗边悠然自得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平静的心态,尽管内心有愁绪,但仍然愿意去倾听自然的声音,与友人共饮茶。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等闲莫望”与“休问归期”,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心态的变化。
    • 通过意象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温暖的氛围。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对归属感的追求与内心的迷惘,展现了在生活旅途中对友谊和温暖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窗西: 代表一种静谧的内心世界。
    • 剪烛: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考的深度。
    • 茗碗: 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归期”指的是什么?

      • A. 出发的时间
      • B. 回来的时间
      • C. 旅行的时间
      • D. 终点的时间
    2. “闲愁”在诗中所指的是什么?

      • A. 忙碌的生活
      • B. 无聊的忧愁
      • C. 快乐的时光
      • D. 甜蜜的回忆
  •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探讨了离别与归属感的主题。

  • 诗词对比:

    • 比较汤国梨的《采桑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孤独与思考,但前者更注重归属感的期待,后者则表现了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词选读》
  • 相关学术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