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移居留溪》

时间: 2024-09-19 20:49:24

安能郁郁常居住,去自萧然。

归亦安便。

且作移家葛稚川。

人生到处堪留恋,琴写篱边。

鸟和林间。

只羡清闲不羡仙。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采桑子 移居留溪

作者: 高旭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安能郁郁常居住,去自萧然。
归亦安便。且作移家葛稚川。
人生到处堪留恋,琴写篱边。
鸟和林间。只羡清闲不羡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诗人认为,何必总是郁郁寡欢地待在一个地方呢?离开又能如何?即使回到原处,只要安心就好。不妨把家迁到葛稚川,人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值得留恋,弹琴时可以在篱笆边,听鸟儿在林间唱歌。诗人只羡慕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而不羡慕神仙的生活。

注释:

  • 郁郁:形容心情忧愁或抑郁。
  • 萧然:形容空旷、冷清的样子。
  • 安便:安然无恙,心安理得。
  • 葛稚川:葛稚川是指一个地方,可能是作者向往的隐居之处。
  • 留恋:留恋之情,指对某个地方或事物的依依不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清闲”与“仙”对比,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常见于许多古诗词中。这种思想源于道家哲学,强调自然与自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高旭,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在清代,许多文人受到社会动荡、官场腐败的影响,越来越向往隐居生活,诗人通过此诗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移居留溪》展现了高旭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繁杂的厌倦。全诗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开篇以“安能郁郁常居住”发问,直指心中不满,接着通过“去自萧然”强调了离开的必要性,表现出对清幽生活的渴望。诗中的“琴写篱边,鸟和林间”描绘出一种恬静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一句“只羡清闲不羡仙”,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追求:与世无争,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既有对生活态度的深思,也有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安能郁郁常居住”:何必总是抑郁地待在一个地方?
    • “去自萧然”:离开后又能如何?心中自是空旷冷清。
    • “归亦安便”:即使回到原处,只要心安就好。
    • “且作移家葛稚川”:不妨迁居到葛稚川。
    • “人生到处堪留恋”:人生无论走到哪里都值得留恋。
    • “琴写篱边,鸟和林间”:弹琴时可以在篱笆边,听鸟儿在林间唱歌。
    • “只羡清闲不羡仙”:只羡慕那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而不羡慕神仙的生活。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清闲”与“仙”)、排比(“琴写篱边,鸟和林间”)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鲜明,意境更加深远。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清闲自在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繁杂的逃避心理,强调了生活的真实与自然的和谐。

意象分析:

  • :象征文人雅趣与闲适的生活。
  • :象征自由与自然的生机。
  • 篱边:代表一种质朴的生活环境,隐喻简单而宁静的生活方式。
  • 林间: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安能郁郁常居住”意指什么?
      • A. 感到快乐
      • B. 感到忧愁
      • C. 感到无聊
    2. 诗中提到的“葛稚川”是指?
      • A. 一种植物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可以将高旭的《采桑子 移居留溪》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但高旭更强调对清闲的直接羡慕,而陶渊明则通过描绘田园生活来表现对隐逸的理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高旭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