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
作者: 梁鼎芬 〔清代〕
儿家不合西厢住,倚尽垂杨。
看尽斜阳。
彻夜秋风引梦长。
风前何事凄清久,蝶转回廊。
人数回肠。
各有心情不自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离家的人在西厢独自倚靠垂杨树,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感慨。夕阳西下,秋风萧瑟让人感到梦境绵长。面对凄清的秋风,不禁思绪万千,蝴蝶飞舞在回廊间,似乎也在诉说着各自的情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事,却无法自我防范。
注释:
- 儿家:指自己的家,儿化音表示亲昵。
- 西厢:在这里指的是一处独立的房间或空间,通常用来隐喻恋爱的私密场所。
- 垂杨:柳树,常用来象征柔美和忧伤。
-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秋风:秋天的风,常带有凉意,象征寂寞与思念。
- 蝶转回廊:蝴蝶飞舞在回廊中,暗示着美好的回忆和过往的情感。
- 人数回肠:表达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鼎芬,清代诗人,生于晚清时期,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风典雅,常透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夜晚,正值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际。西厢作为恋爱的隐喻,表明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和怀念。
诗歌鉴赏: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全诗以秋天的夜晚为背景,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温柔的情感。开篇“儿家不合西厢住”,显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倚尽垂杨”,展现了他在这个寂寞环境中的依靠和思索。夕阳的余晖和秋风的吹拂,使整个情景愈加凄美,诗人借此表达出对过往恋情的缅怀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各有心情不自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揭示了人们内心的复杂情感,每个人在爱情中都有各自的无奈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儿家不合西厢住: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与对现状的不满。
- 倚尽垂杨:借助垂杨树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孤独的身影。
- 看尽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令人感怀。
- 彻夜秋风引梦长:秋风的萧瑟引发了诗人对梦境的冥想。
- 风前何事凄清久:反复思索,感受到内心的凄凉。
- 蝶转回廊:蝴蝶的轻盈与回廊的静谧形成对比,象征着往昔的美好回忆。
- 人数回肠: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心事而感到痛苦和无奈。
- 各有心情不自防:揭示了人们在情感面前的无助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风与梦境联系,营造出一种恍惚的氛围。
- 拟人:蝴蝶的舞动被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渲染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与内心情感的挣扎,揭示了人在感情面前的脆弱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垂杨:象征柔美的情感与思念。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秋风:象征凄凉与孤独的情感。
- 蝶: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儿家不合西厢住”中的“儿家”指的是什么?
a) 朋友的家
b) 自己的家
c) 情人的家
答案: b) 自己的家 -
诗中“斜阳”主要象征什么?
a) 快乐
b) 时间的流逝
c) 美好回忆
答案: b) 时间的流逝 -
“人数回肠”意指什么?
a) 人们的快乐
b)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
c) 人们相聚的欢愉
答案: b)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自的烦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南水》等,描写了相似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情感更加直接和豪放;而《采桑子》更为细腻和内敛,体现了清代诗人的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