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时间: 2025-01-04 07:27:05

月钩斜挂云罗薄,秋思绵绵。

却在谁边。

辜负良宵又下弦。

玉钗扣枕银屏掩,乍起还眠。

残梦如烟。

挑尽釭花夜似年。

意思解释

采桑子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月钩斜挂云罗薄,秋思绵绵。
却在谁边。辜负良宵又下弦。
玉钗扣枕银屏掩,乍起还眠。
残梦如烟。挑尽釭花夜似年。

白话文翻译:

月亮像钩子一样斜挂在薄薄的云层上,秋天的思绪绵延不绝。
这思念又寄托给了谁呢?辜负了美好的良宵,月亮又变成了下弦月。
玉钗轻轻扣在枕头上,银色的屏风遮掩着,刚刚起床又想继续沉睡。
残留的梦境如烟般飘散,挑尽了灯下的花,似乎夜晚过得像一年那么漫长。

注释:

  • 月钩: 指弯曲的月亮,形状像钩子。
  • 云罗薄: 形容云层轻薄。
  • 秋思: 秋天的思念,常常引发人们的感慨。
  • 下弦: 指月亮的下弦期,象征着失落和变化。
  • 玉钗: 形状优美的发饰,多用以装饰女子。
  • 银屏: 银色的屏风,常用来隔断空间。
  • 挑尽釭花: 指挑选灯下的花,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和细腻的心思。其作品常常充满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采桑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秋夜下的思念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月钩斜挂”引入,渲染出一种孤独而又清冷的氛围。月亮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瞬间的错失与珍惜。

诗中对女性形象的描绘,玉钗、银屏等词语,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乍起还眠”一语,生动地表达了那种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的无奈与渴望。残梦如烟,挑尽灯花,将夜晚的漫长与心灵的孤寂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伤感的情感氛围。

整首词以秋为背景,结合月亮的变化,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哲思,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钩斜挂云罗薄:描绘了月亮的形态与环境,渲染出孤寂气氛。
  2. 秋思绵绵:表达了秋天带来的浓厚思念情绪。
  3. 却在谁边:反映了对思念对象的迷茫与不确定。
  4. 辜负良宵又下弦:月亮的变化象征着错过美好时光。
  5. 玉钗扣枕银屏掩:细腻描绘女性的生活情境。
  6. 乍起还眠:展现了内心的挣扎与向往。
  7. 残梦如烟:梦境的短暂与虚幻。
  8. 挑尽釭花夜似年:时间的漫长与思念的绵延。

修辞手法:

  • 比喻: “残梦如烟”比喻梦境的虚幻与短暂。
  • 对仗: 词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月亮的变化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展现了孤独与思念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寄托。
  • 秋天: 代表着成熟与凋零,寓意人生的无常。
  • 玉钗、银屏: 反映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月钩”指的是哪种形态的月亮?

    • A. 上弦月
    • B. 下弦月
    • C. 满月
    • D. 新月
  2. “残梦如烟”中的“如烟”比喻了什么?

    • A. 梦境的真实
    • B. 梦境的短暂与虚幻
    • C. 梦境的美好
    • D. 梦境的复杂
  3. 诗中的“挑尽釭花”描绘的是怎样的情境?

    • A. 寻找美好
    • B. 享受生活
    • C. 忘却烦恼
    • D. 浪费时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比,赵我佩的《采桑子》更倾向于描绘细腻的情感与孤独,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情感的深沉。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词人研究》
  • 《诗词的美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