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自适)》

时间: 2025-01-19 20:06:21

倾盖相逢胜白头。

故山空复梦松楸。

此心安处是菟裘。

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

愿为辞社宴春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倾盖相逢胜白头。故山空复梦松楸。此心安处是菟裘。卖剑买牛吾欲老,乞浆得酒更何求。愿为辞社宴春秋。

白话文翻译:

相遇时的倾盖之情胜过白发苍苍的老年。故乡的山水空虚,只在梦中与松树和梧桐相见。我的心安处就是那菟裘(指温暖的衣物)。我想卖掉剑去买头牛,过上安稳的老年生活;乞求一点浆水,得一杯美酒又有什么更多的奢求呢?我愿意辞去社交的宴会,安然度过春秋。

注释:

  • 倾盖:古代礼节,表示相逢时盖子相碰,象征友好和亲密。
  • 白头:指老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衰老。
  • 故山:指故乡的山水。
  • 菟裘:古代一种温暖的衣物,象征安逸的生活。
  • 卖剑买牛:比喻放弃豪情壮志,选择平淡安稳的生活。
  • 乞浆得酒:乞求简单的食物和饮料,反映简单的生活愿望。
  • 辞社宴:指辞去社交活动,追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苏轼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和生活困苦后,苏轼逐渐向往闲适、宁静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倾盖相逢的描绘,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谊。苏轼在诗中回忆与故乡的联系,以及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尤其是松树与梧桐的意象,这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此心安处是菟裘”表达了他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幸福。

在“卖剑买牛吾欲老”中,苏轼表达了他渴望摆脱浮华,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卖掉剑,意味着放弃了曾经的豪情壮志,选择了安稳的生活方式。乞浆得酒则是他对生活简单需求的描绘,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追求。最后一句“愿为辞社宴春秋”则是他对社交繁华的拒绝,表达了他宁愿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也要追求心灵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传达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倾盖相逢胜白头:相遇时的亲密比起白发苍苍的老年更令人珍惜。
  2. 故山空复梦松楸:故乡的山水在梦中依然清晰,松树和梧桐是我思念的对象。
  3. 此心安处是菟裘:我的心安放在哪里就在哪里就是我的温暖和安宁。
  4. 卖剑买牛吾欲老:我想放弃剑的豪情,购买一头牛,过上安稳的老年生活。
  5. 乞浆得酒更何求:乞求一点浆水,得到一杯美酒,这便是我简单而满足的愿望。
  6. 愿为辞社宴春秋:我愿意辞去社交的宴会,安然度过春秋的岁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菟裘”比喻安稳的生活,表达对温暖的渴望。
  • 对仗:如“卖剑买牛”“乞浆得酒”,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内心的转变和追求。
  • 意象:松树、梧桐、剑、牛等意象,承载了深厚的情感和生活的哲理。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对友谊的珍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经历人生跌宕后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倾盖:象征友谊和亲密关系。
  • 故山:代表故乡的思念和怀旧情感。
  • 松楸: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菟裘:象征温暖、安逸的生活。
  • 剑与牛:比喻理想与现实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倾盖相逢”中“倾盖”指什么?

    • A. 盖子相碰
    • B. 白头苍苍
    • C. 相遇的地方
    • D. 头发的颜色
  2. “卖剑买牛吾欲老”中,诗人想要放弃什么?

    • A. 生活的安逸
    • B. 年轻的梦想
    • C. 豪情壮志
    • D. 友情
  3. 诗中提到的“菟裘”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安逸的生活
    • C. 故乡
    • D. 自然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浣溪沙》和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偏向于内心的宁静和安逸,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享乐。两者的风格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体现了各自的性格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