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堂观梅二首》
时间: 2025-01-04 08:58: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照堂观梅二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未办当春句法工,坐来花下泥春风。
山高水远须人领,玉洁珠光喜日烘。
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泽边穷。
明朝风雨从教有,老眼今年已不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梅花的赞美。前两句写到春天还未到来,坐在梅花树下,感受着泥土和春风的气息。接着提到山高水远需要人引导,梅花的洁白与光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然后提到越女知道天下的白色,而屈平在泽边却穷困潦倒。最后一句表达了即使明天有风雨来临,诗人也不再感到空虚,因为眼前的梅花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注释:
- 未办:未曾安排、未曾实现。
- 当春:指春天的到来。
- 句法工:诗句的工整。
- 坐来:坐在这里,到了这里。
- 泥春风:泥土与春风,暗指春天的气息。
- 玉洁珠光:形容梅花洁白如玉,光辉如珠。
- 越女:传说中的越国美女,象征美丽与聪慧。
- 屈平:屈原,古代诗人,以忧国忧民著称,象征着高洁和悲愤。
- 明朝:指第二天,预示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是宋代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咏物诗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切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玉照堂观梅二首》创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之际,诗人借梅花抒发自己对春天的向往与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张镃的这首《玉照堂观梅二首》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感悟。诗的开篇“未办当春句法工”道出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的无奈,接着“坐来花下泥春风”则是对眼前梅花的亲近与喜爱。梅花作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思绪飞扬。
诗中有“山高水远须人领”的哲思,似乎在表达在面对复杂生活时,依赖他人的引导是必要的。梅花的“玉洁珠光”与“喜日烘”更是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愉悦结合在一起,显示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而后“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泽边穷”则引人深思,越女的聪慧与屈原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慨。结尾“明朝风雨从教有,老眼今年已不空”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尽管会有风雨,也不再感到空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办当春句法工: 暗示春天还未到,诗句尚未成熟。表达对春天的期待。
- 坐来花下泥春风: 借助梅花感受春天的气息,表现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山高水远须人领: 生活的道路漫长而需要他人的引导,暗示人生的复杂性。
- 玉洁珠光喜日烘: 梅花洁白如玉,光辉四射,体现自然之美。
- 越女信知天下白: 以越女的聪慧引出对美的认识,象征智慧与美丽。
- 屈平那是泽边穷: 提及屈原,反映人生的悲苦与无奈。
- 明朝风雨从教有: 明天即使有风雨也应接受,表达积极的生活态度。
- 老眼今年已不空: 年龄渐长,但内心并不空虚,显示诗人对生活的领悟。
修辞手法:
- 比喻: 梅花的洁白与光辉隐喻着高洁的品格。
- 对仗: "山高水远"与"明朝风雨"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将自然的春风与梅花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面对命运的无奈时仍然保持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 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春风: 代表生机与希望,暗示新生的力量。
- 越女: 象征智慧与美丽,体现对美的认知。
- 屈平: 代表高洁与忧国忧民的精神,反映历史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未办当春句法工”中的“未办”是什么意思?
- A. 已经完成
- B. 还未实现
- C. 不重要
- D. 无法理解
-
诗中提到的“越女”象征什么?
- A. 忍耐
- B. 聪明与美丽
- C. 悲伤
- D. 富贵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无奈
- B. 绝望
- C. 积极向上
- D. 迷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的《梅花》
诗词对比:
- 张镃《玉照堂观梅二首》与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张镃更偏重于春天的希望与梅花的象征,而陆游则是在秋夜中感悟人生的深沉与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梅花诗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