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书》

时间: 2025-01-01 12:37:10

绝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

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

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生归话辛苦,别夜对凝釭.

意思解释

因书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绝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
猿声连月槛,鸟影落天窗。
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
生归话辛苦,别夜对凝釭。

白话文翻译:

在南方的栈道与绝境之间,孤独的城池北边依偎在江水之上。
猿声在月色下传来,鸟影在天窗下轻轻飘落。
海边的石头分成了棋子,郫筒就像酒缸一样。
生还归来谈论辛苦,离别的夜晚对着凝重的灯光。

注释:

  • 绝徼: 指绝境的边缘。
  • 南通栈: 南方的栈道,通往南方的交通要道。
  • 孤城: 孤独的城市,这里可能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猿声: 指猿猴的叫声,常与悲凉的情绪相关。
  • 凝釭: 凝重的灯光,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典故解析:

  • 猿声: 在古诗中,猿声常常用来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感伤,李商隐的用法延续了这一传统。
  • 海石分棋子: 此句可能暗指围棋,象征着生死与对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思,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

创作背景:

《因书》成诗于李商隐晚年,时局动荡,诗人心中充满思念与离愁,诗中蕴含了对往昔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因书》通过描绘孤城、猿声、鸟影等意象,来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头“绝徼南通栈,孤城北枕江”,通过地理位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身处困境的感觉,孤城的存在象征着诗人心中无尽的思绪与忧愁。接着,猿声与鸟影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猿声的哀鸣与鸟影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之美与人类孤独的矛盾。

“海石分棋子,郫筒当酒缸”中,海石与棋子之间的对比,既是局势的象征,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难解。最后两句“生归话辛苦,别夜对凝釭”,通过生与别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凝釭的灯光象征着思念的情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绝徼南通栈:描绘了诗人身处南方栈道的绝境之中,感受到环境的孤独。
  2. 孤城北枕江:孤城依偎在江水之畔,突显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3. 猿声连月槛:猿声在月光下传来,增加了环境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
  4. 鸟影落天窗:鸟影在天窗下飘落,隐喻着诗人对自由与轻盈的渴望。
  5. 海石分棋子:海边的石头分割成棋子,象征着人生的纷繁与艰难。
  6. 郫筒当酒缸:郫筒与酒缸的对比,暗示着生活的琐碎与饮酒的安慰。
  7. 生归话辛苦:归来后与人谈论生活的辛苦,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
  8. 别夜对凝釭:在离别的夜晚,对着凝重的灯光,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郫筒当酒缸”,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猿声连月槛”,让自然的声音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孤独、思念和生活艰辛的深切感受,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让读者在美的意境中感受到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城: 象征着孤独,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寂寞。
  • 猿声: 表达情感的孤寂与哀伤。
  • 鸟影: 象征自由与轻盈,暗示对生活的向往。
  • 海石: 表现外部环境的复杂与人生的艰难。
  • 凝釭: 代表思念与孤独的情感,凝重而深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A. 一座空城
    B. 诗人心中的孤独
    C. 一座繁华的城市
    D. 以上都不是

  2. “猿声连月槛”中的“猿声”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快乐
    B. 孤独与悲伤
    C. 自由
    D. 忘却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的感受
    C. 对爱情的描写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商隐《因书》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涉及到对生活的思考与孤独的感受,但李商隐更为细腻,情感上更具个性;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家国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