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赞六首》
时间: 2024-09-19 22:03: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岸孤绝补陀岩,有一众生圆正觉。
八万四千清净眼,见尘劳中华藏海。
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
八风吹播老病死,无一众生得安稳。
心华照了十方空,即见观世音慈眼。
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
白话文翻译
在孤绝的海岸补陀岩上,有一个众生得到了圆满的觉悟。
他有八万四千双清净的眼睛,能看见尘世的烦恼如同浩瀚的海洋。
他有八万四千只母亲般的手臂,能将有情众生接引到彼岸。
涅槃与生死并无二致,称之为施与众生无畏。
八风吹动着老、病、死的困扰,没有一个众生能获得安宁。
心中的花朵照耀了十方空中,便能见到观世音的慈悲眼眸。
如果想要真切地见到观世音,就去金沙滩头找马郎的妻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绝:孤独而绝然,形容位置偏僻。
- 众生:有情众生,指所有生灵。
- 圆正觉:圆满的觉悟,指达到佛的智慧。
- 八万四千:佛教术语,形容数量极多。
- 母陀臂:像母亲的手臂,象征关怀和救助。
- 施无畏:施予众生无畏的状态,解脱恐惧。
- 心华:心中的智慧、灵性。
- 金沙滩头:特指地点,象征着寻找真理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观世音: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象征,能够听见世间的苦难并给予慈悲的救助。
- 补陀岩:传说中的菩萨道场,象征着修行和觉悟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评论家。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观世音赞六首》是黄庭坚在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感悟中创作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命、苦难与救赎的深入思考。在宋代,佛教逐渐与士大夫文化结合,影响了许多文人墨客的创作。
诗歌鉴赏
《观世音赞六首》是一首深具宗教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敬与思考。诗中通过“海岸孤绝补陀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而神圣的氛围,仿佛在向人们揭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同时,诗人用“八万四千清净眼”来形象地描绘菩萨的智慧,表现了对人世苦难的洞察力。
诗中提到的“心华照了十方空”,则是对内心修行的深刻理解,只有内心的觉悟才能看见世间的真实与慈悲。而“金沙滩头马郎妇”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平凡与真实,暗示着真正的智慧和慈悲不在于高高在上的神圣,而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关怀。
整首诗将佛教的理念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人性深处的关怀,充满了哲理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海岸孤绝补陀岩,有一众生圆正觉:描绘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有一个得到圆满觉悟的生命。
- 八万四千清净眼,见尘劳中华藏海:强调菩萨的智慧能够看透世间的烦恼。
- 八万四千母陀臂,接引有情到彼岸:象征菩萨以母亲般的慈爱来救助众生。
- 涅盘生死不二见,是则名为施无畏:表明涅槃与生死是同一体,给予众生无畏的解脱。
- 八风吹播老病死,无一众生得安稳:指出世间的苦难普遍存在,众生难以获得安宁。
- 心华照了十方空,即见观世音慈眼:内心的觉悟能够让人见到菩萨的慈悲。
- 设欲真见观世音,金沙滩头马郎妇:真正的智慧与慈悲存在于平凡的生活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华”比喻内心的智慧。
- 对仗:如“老病死”与“安稳”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多次使用“八万四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礼赞,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世苦难的深切关怀,强调内心的觉悟与生活的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补陀岩:象征修行与觉悟的圣地。
- 众生:代表了所有受苦的生命。
- 清净眼:象征智慧与洞察力。
- 母陀臂:象征温暖与关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八万四千”象征什么?
- A. 具体的数字
- B. 无数的意思
- C. 特定的事物
-
“心华照了十方空”中的“心华”指的是什么?
- A. 内心的智慧
- B. 外在的光辉
- C. 具体的花朵
-
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主要是象征什么?
- A. 智慧
- B. 权力
- C. 慈悲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音菩萨赞》:同样颂扬观世音菩萨的诗作。
- 《庐山谣》:另一位宋代诗人对自然与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