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丁尚书挽词二首
司马光
凤跸游汾曲,非态得传人。
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
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
如何天不憖,志业未全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丁尚书的哀悼。诗中提到,凤车(皇帝的车)沿汾水而游,虽然仪态非凡,却未能传承给后人;闺房之中,地位依然显赫,教诲却愈加深奥。与黄阁的论道,侍奉紫宸的学问,都是极其高尚的追求。可为何老天不眷顾,未能使志向和事业得以完全实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凤跸:指皇帝的车,象征权威。
- 汾曲:汾水的曲折,隐喻风光秀丽之地。
- 闺台:指女性的居所和地位。
- 训诰:教诲和训导。
- 黄阁:指古代的学术殿堂,喻指高雅的学问。
- 紫宸:指皇帝的寝宫或政务所在,寓意至高的地位。
典故解析:
- 凤跸:象征地位和尊荣,历史上常用于描述帝王的出行。
- 黄阁与紫宸:古代文人常以此类地点作为追求卓越和成就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著称。他的诗文风格朴实,注重表达情感和道德教化。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丁尚书去世后,为表达对他的哀悼和对其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而作。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此诗充分体现了司马光对丁尚书的深切怀念与惋惜。开篇以“凤跸游汾曲”引入,展现了丁尚书作为一个重要人物的光辉形象,然而随即转入对其后人传承的思考,表明即便有再高的地位,也难以保证理想与抱负的延续。诗中“闺台尤显重,训诰愈深游”一句,突显了个人地位虽高,但教诲却更显得艰深,显示出对丁尚书学问的了解与敬重。
接下来的“论道参黄阁,横经侍紫宸”则描绘了丁尚书追求知识与权力的努力,诗人似乎在对照丁的追求与自己的反思,感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后一句“如何天不憖,志业未全伸”则是对命运的无奈与不平,表达了对未能完成抱负的痛惜,诗意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跸游汾曲:开头设景,描绘权势之人的游行,暗示丁尚书的地位。
- 非态得传人:虽然有威仪,但没有后人能承继。
- 闺台尤显重:说明在家庭中地位依然重要。
- 训诰愈深游:教导的内容愈加深奥,显示出教育的艰深。
- 论道参黄阁:提到与高人论道,显示其学识渊博。
- 横经侍紫宸:侍奉皇帝,参与政务。
- 如何天不憖:感叹天命不公。
- 志业未全伸:表达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凤跸”“汾曲”,对称美。
- 比喻:用凤跸象征高位,用黄阁、紫宸象征学问与权力的结合。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丁尚书的怀念,反映了士人对于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对人生价值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跸:象征权力与尊荣。
- 汾曲:暗示流逝与过往的美好。
- 黄阁、紫宸:代表学术与政治的巅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凤跸游汾曲”中“凤跸”指的是:
A. 一种鸟
B. 皇帝的车
C. 一条河
D.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黄阁”主要象征:
A. 皇宫
B. 学问殿堂
C. 家庭
D. 田地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和理想的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展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司马光的这首挽词更为沉郁,李白则以豪放的风格展现个人理想。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资治通鉴》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